[發(fā)明專利]一種燈具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972844.6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6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斌;李總正;李秋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奇創(chuàng)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5/04;F21V17/16;F21V21/08;F21V21/40;F21V23/00;F21V23/04;F21V29/83;F21V31/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燈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燈具。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下的工礦燈由于功率較大,為了更好的散熱,一般都會將散熱體做的較大,由于散熱體大多采用壓鑄鋁壓鑄而成,因此隨著功率的增加,使得整燈的重量也逐漸增加,進而也無形的增加了生產成本,此外,由于燈板面積較大,燈珠布置較為密集,也使得燈板中部的燈珠熱量較為集中,不能夠迅速的散熱,進而也使得整燈光衰較為嚴重,極大的影響了整燈的發(fā)光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發(fā)光效率高,能夠有效降低整燈重量的燈具。
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燈具,包括散熱體、設置于所述散熱體的出光側的發(fā)光組件、設置于所述散熱體的背光側的電源組件;所述散熱體的中部上下貫通設置有第一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通道的外圍靠近所述散熱體的邊緣處上下貫通設置有第二散熱通道,所述第二散熱通道與所述第一散熱通道之間的出光側密封設置有環(huán)狀的所述發(fā)光組件;所述電源組件的殼體至少有一側壁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散熱通道貫通連接的散熱孔。
其中,所述第一散熱通道的中部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設置有與所述電源組件電連接的智能控制器。
其中,所述電源組件的殼體外圍罩設有用于防止雨水或灰塵落入所述散熱孔的雨罩。
其中,所述第一散熱通道包括所述安裝孔,以及周向豎直均布于所述安裝孔外圍的多個第一散熱孔單元。
其中,所述第一散熱孔單元遠離所述安裝孔的一側壁上凸設有定位凸起。
其中,所述第二散熱通道由多個傾斜設置的第二散熱孔單元周向均布組合而成。
其中,多個所述第二散熱孔單元靠近所述第一散熱通道的一端上下貫通設置有卡位。
其中,所述發(fā)光組件包括環(huán)形基板、均布于所述基板出光面的LED燈珠、罩設于所述LED燈珠的環(huán)形透鏡、以及埋設于所述環(huán)形透鏡內環(huán)邊緣及外環(huán)邊緣用于和所散熱體密封連接的密封圈;所述環(huán)形透鏡的內環(huán)壁向上延伸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凸起相卡接的第一卡接臂,所述環(huán)形透鏡的外環(huán)壁向上延伸設置有與所述卡位相卡接的第二卡接臂。
其中,所述電源組件包括電源,以及罩設于所述電源上方的所述殼體;所述電源與凹設于所述散熱體頂部的凹槽相配合,所述殼體的中部設置有圓形腔室,所述圓形腔室的殼體壁的兩側設置有所述散熱孔。
其中,所述凹槽的兩端樞接有用于該燈具吊裝的提手,所述殼體的頂部設置有吊環(huán)或吊鉤。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包括散熱體、設置于所述散熱體的出光側的發(fā)光組件、設置于所述散熱體的背光側的電源組件;所述散熱體的中部上下貫通設置有第一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通道的外圍靠近所述散熱體的邊緣處上下貫通設置有第二散熱通道,所述第二散熱通道與所述第一散熱通道之間的出光側密封設置有環(huán)狀的所述發(fā)光組件;所述電源組件的殼體至少有一側壁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散熱通道貫通連接的散熱孔。以此結構設計,通過第一散熱通道、第二散熱通道、以及與第一散熱通道貫通設置的散熱孔的設置,使得該燈具內外圈空氣環(huán)形對流,進而有效提升燈具的散熱效率,而且,通過第一散熱通道和第二散熱通道的設置,也極大的減輕了散熱體的重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燈具的分解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軸測圖。
圖3是圖2的主視圖。
圖4是圖3中AA截面的剖視圖。
圖5是圖4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圖2中散熱體下底面的軸測圖。
圖7是圖2中散熱體上表面的軸測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燈具,包括散熱體1、設置于散熱體1的出光側的發(fā)光組件2、設置于散熱體1的背光側的電源組件3;散熱體1的中部上下貫通設置有第一散熱通道11,第一散熱通道11的外圍靠近散熱體1的邊緣處上下貫通設置有第二散熱通道12,第二散熱通道12與第一散熱通道11之間的出光側密封設置有環(huán)狀的發(fā)光組件2;電源組件3的殼體兩側側壁設置有與第二散熱通道12貫通連接的散熱孔3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奇創(chuàng)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奇創(chuàng)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28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