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環保隧道通風橋接集風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71983.7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5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東省;馬宇;張航;單鑫;王超;徐敏波;劉兵昌;張威;張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漢河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E21F1/08 | 分類號: | E21F1/08;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環保 隧道 通風 橋接集 風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通風系統用連接部件,尤其是節能環保和有效保證通風性能的一種智能環保隧道通風橋接集風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交通工程建設和交通事業的發展,我國所建交通隧道的里程得到了迅速延長,由于不斷增長的交通流量和路況改善以及運輸物品的復雜性,增加了交通隧道的火災和隧道污染等的風險,引發了不少嚴重性的災難性事故,尤其是火災事故,它不僅嚴重威脅到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且對交通設施、人類的生產活動造成巨大的損壞,隧道的通風問題是擺在廣大研究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現有隧道通風一般都是在隧道頂壁上設置大功率射流風機來實現對隧道通風,一直開啟射流風機,耗電量大,一旦發生火災,大功率射流風機的供電線纜容易焚毀,使得事故升級,無法通風后,局部火災就可能造成火勢蔓延,事故財產損失容易擴大。
提供一種節能環保的隧道通風系統一直以來都是隧道通風技術難于攻克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節能環保和有效保證通風性能的一種智能環保隧道通風橋接集風箱。
為實現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即一種智能環保隧道通風橋接集風箱,其中:包括六面體狀的箱體,在箱體的頂板上設置有與箱體的頂板固定為一體的出氣管,在箱體的底板上設置有與箱體的底板固定為一體的進氣管;
所述進氣管和出氣管均與箱體的內腔連通,在箱體的內腔設置有電加熱器;
所述進氣管上設置有至少一根管接頭,該管接頭與進氣管的內腔連通;
所述進氣管上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風量傳感器和抽風機;
使用時,所述溫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風量傳感器均與隧道外部的一體化采集機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一體化采集機與蓄電池和集控中心上位主機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電加熱器和抽風機均通過導線與蓄電池電性連接。
本發明所述結構具有的優點是:節能環保和有效保證了通風性能。
附圖說明
本發明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使用時與外部控制系統連接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和2,圖中的一種智能環保隧道通風橋接集風箱,其中:包括六面體狀的箱體1,在箱體1的頂板上設置有與箱體1的頂板固定為一體的出氣管2,在箱體1的底板上設置有與箱體1的底板固定為一體的進氣管3;
所述進氣管3和出氣管2均與箱體1的內腔連通,在箱體1的內腔設置有電加熱器4;
所述進氣管3上設置有至少一根管接頭5,該管接頭5與進氣管3的內腔連通;
所述進氣管3上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6、風速傳感器7、風量傳感器8和抽風機9;
使用時,所述溫濕度傳感器6、風速傳感器7、風量傳感器8均與隧道外部的一體化采集機10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一體化采集機10與蓄電池11和集控中心上位主機12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電加熱器4和抽風機9均通過導線與蓄電池11電性連接。在該實施例中,集控中心上位主機12向一體化采集機10發送指令,使得一體化采集機10控制電加熱器4加熱,使得整個一種智能環保隧道通風橋接集風箱的內腔形成負壓,與管接頭5連通的位于隧道內的集風箱對隧道進行抽吸通風,通風方式使得本結構有效保證了通風性能,即使發生火災,仍舊能有效保證通風性能;溫濕度傳感器6、風速傳感器7、風量傳感器8將檢測信號反饋給一體化采集機10,一體化采集機10再將信號反饋給集控中心上位主機12,集控中心上位主機12根據反饋信號與設定閾值的對比后向一體化采集機10發出啟動抽風機9指令,抽風機9工作輔助抽風,達到所需風量后,集控中心上位主機12向一體化采集機10發出停止抽風機9指令,實現了節能環保。位于隧道內采用多個所述結構相互連接實現逐級負壓抽吸。
為保證一體化采集機10、溫濕度傳感器6、風速傳感器7、風量傳感器8、電加熱器4和抽風機9所用電能的供給,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箱體1的側壁和/或頂壁固定有與太陽能發電板13;
使用時,所述太陽能發電板13通過導線與蓄電池11連接。本實施例所述結構進一步降低了能耗,利用了清潔能源。該實施例所述結構用于隧道外。
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管接頭5為三根,使用時,每一根管接頭5通過連接管與位于隧道內的集風箱連通。三根管接頭5設置的目的是為了適應位于來向隧道、去向隧道、來向隧道與去向隧道之間的隧道橫洞處的集風箱連接,實現對隧道的更好通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漢河環??萍加邢薰荆唇浳靼矟h河環??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19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