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類活動識別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70934.1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83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樊永顯;呂成偉;蔡國永;張向文;張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劉梅芳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類 活動 識別 方法 | ||
1.一種人類活動識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模型定義:活動識別系統預定義活動類別,機器學習模型定義如下:
假設活動類別定義為集合A={a0,···,ac-1},m個活動采集的等長時間窗數據集合記為{W0,W1,···,Wm-1},每個時間窗數據包括k個傳感器的一段時間的測量值,m個活動對應的類別記為{y0,y1,···,ym-1},yi是A中的一個元素,找到數學模型f:Wi→A,使得f(Wi)和對應的活動類別yi相同;
2)執行動作并記錄數據:讓佩戴傳感器的人執行2組選定的站立、坐下、躺下、步行、上樓和下樓六個人類活動動作,每一個動作執行完成與開始執行下一個動作之間間隔5秒,6個動作執行完畢為一組,然后將傳感器的數據記錄下來;
3)整理數據并上標簽:將步驟2)中記錄的傳感器的數據,按照每組數據的真實活動貼上標簽,標簽不做具體限定;
4)構造預測模型:采用AdaBoost算法和決策樹構造預測模型,給定一個訓練集樣本T={(x1,y1),(x2,y2),…,(xN,yN)},其中x∈χ,空間yi是標簽集合{1,2,3,4,5,6},N是訓練樣本的數量,初始化訓練樣本的權值分布,每一個樣本都被賦予相同的權重1/N,即如公式(1):
選用決策樹作為弱分類器,對訓練樣本進行訓練,得到一個弱分類器Gm(x),對訓練樣本訓練結束以后會得到一組預測值,也就是活動標簽,將預測到的活動標簽與給定的訓練標簽進行比對就可以計算Gm(x)在訓練樣本上的分類錯誤率em,如公式(2):
由公式(2)可知,Gm(x)在訓練樣本中的錯誤率em就是被Gm(x)錯誤分類樣本的權值之和。
計算Gm(x)的權重系數αm,它表示Gm(x)在最終的分類器中的重要程度,權重系數αm表示為公式(3):
當em≤1/2時,αm≥0,并且αm會隨著em的減小而增大,給所有的訓練樣本做編號,并且記錄了被錯誤分類樣本的編號,每個樣本都有一個權值與之一一對應,更新訓練樣本的權值分布如公式(4):
其中Zm是使得Dm+1成為一個概率分布的規范化因子,它可以如公式(5)表示:
為了使被弱分類器Gm(x)錯誤分類樣本的權值增大,而被正確分類樣本的權值減小,迭代過程中,訓練樣本永遠是唯一的,始終是最初的那個訓練樣本,
根據弱分類器以及各自對應的權重因子,將它們一一對應得到公式(6):
從而得到最終的模型G(x),如公式(7):
5)識別:佩戴傳感器的人再次執行步驟2)中的任意一種人類活動動作,將傳感器中的數據輸入到步驟4)構造好的模型中,該模型就會輸出一個活動標簽,活動標簽所對應的人類活動即為我們的預測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類活動識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傳感器為陀螺儀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093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