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腳線打把機中基于擺動氣缸的步進驅動及精確定位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70198.X | 申請日: | 2017-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3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母佳慶;張欲立;張璐;張云賀;李健白;李京;朱賀;楊浩;高君;孫陽;洪瑞;賈云鵬;賀飛;錢冬梅;張博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設備工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42D1/045 | 分類號: | F42D1/045;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腳線打 基于 擺動 氣缸 步進 驅動 精確 定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腳線打把機中基于擺動氣缸的步進驅動及精確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電雷管腳線打把機(以下簡稱打把機)是民爆電雷管生產線上的關鍵設備之一,是當前制約電雷管產量的瓶頸設備。現階段,我國雷管生產線的現狀,并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設備老化、自動化程度低、人山戰術等現象,尤其是腳線打把這道工序,很多廠家仍在延用手工操作或半自動打把。這兩種方式生產效率極其低下,且需要大量的工人參與,使得生產成本增加,且由于無休止的重復單一勞動,工人需要承受極大的勞動強度。
隨著雙工位打把機的出現,為解決單向打把的難題,首先出現了擺動氣缸加電磁離合器的方式,然而,無論是摩擦片式離合器,還是牙嵌式離合器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由于誤差放大引起的機械手轉數偏差和定位不準的問題。后來又出現了伺服電機的方式,但是,由此也引起了成本過高和維修困難等方面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雷管腳線打把過程中,驅動源帶動纏繞腳線的機械手在轉動纏繞過程中定位不準的問題。
腳線打把機中基于擺動氣缸的步進驅動及精確定位結構,采用擺動氣缸作為動力源,通過棘輪、齒輪、凸輪、連桿組件等傳動、定位機構的相互結合,能夠使纏繞雷管導線的機械手由平行狀態轉動固定圈數后精確定位在平行狀態,無擺動誤差,從而使纏繞的導線整齊緊實。
該結構通過擺缸正轉,帶動棘輪組件和凸輪正轉,棘輪組件通過齒輪組件帶動兩個機械手正轉,當機械手轉到預定位置,連桿組件上的滾輪通過連桿組件,在彈簧的作用下進入凸輪凹點,同時定位銷在彈簧的作用下插入定位套,機械手停轉。擺缸反轉,由于棘輪作用,齒輪和機械手不轉動。凸輪反轉,滾輪被迫抬高到凸輪凸點,同時,通過連桿使定位滑塊抬起,此時已為下一循環做好準備。
特點:步進驅動,終端定位,重復定位零誤差。
附圖說明
圖1、圖2、圖3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棘輪(9)和棘輪套(8)組成了單向轉動組件,當擺動氣缸(10)正向轉動時棘輪套(8)隨主軸轉動,當擺動氣缸(10)反向轉動時棘輪套(8)不隨主軸轉動,從而實現了單向打把纏繞。
圖1中擺動氣缸(10)正向轉動360度,帶動主軸齒輪(29)和凸輪(28)轉動360度,主軸齒輪(29)帶動左齒輪(4)和右齒輪(13)轉動,齒輪左(4)和右齒輪(13)分別帶動左手齒輪(26)和右手齒輪(20)轉動,隨著左型套(35)和右型套(30)的轉動,同時兩側機械手隨之轉動2520度,將導線纏繞至左繞線板(23)和右繞線板(33)上,凸輪(28)繼續轉動,帶動連桿組件D(1)、連桿組件C(3)、連桿組件B(7)和連桿組件A(32)擺動,使得左升降銷(36)和右升降銷(31)下降并插入左型套(35)和右型套(30)內,使得左型套(35)、右型套(30)和機械手停止轉動,從而實現了機械手由水平轉動2520度后自動停止在水平位置,此時左伸縮氣缸(6)和右伸縮氣缸(16)伸出,帶動左推線板(24)和右推線板(34)伸出,從而將導線從左繞線板(23)和右繞線板(33)上推下,完成一個循環周期和一把產品的纏繞。
在完成一個循環周期后,擺動氣缸(10反向旋轉至初始位置,由于棘輪(9)和棘輪套(8)的作用,使得齒輪主軸(29)不隨之轉動而凸輪(28)不轉動,凸輪(28)轉動的同時帶動連桿組件D(1)、連桿組件C(3)、連桿組件B(7)和連桿組件A(32)擺動,使得左升降銷(31)和右升降銷(36)抬起并從左型套(35)和右型套(30)內拔出,從而機械手可以轉動,從而實現了下一個周期前的準備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設備工藝研究所,未經長春設備工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01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