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統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70078.X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71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吳鵬;張旭輝;滕濟林;李若征;林紅;張云鵬;陳贊歌;李星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電富通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36 | 分類號: | C01B32/36;C01B32/3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頭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劉鋒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末活性炭 再生系統 制備 廢物處理 氣體焚燒裝置 無二次污染 再生加熱爐 活性炭 滾筒造粒 生產過程 依次相連 再生處理 工藝流程 污染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統及制備方法,屬于廢物處理領域。所述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滾筒造粒裝置、再生加熱爐以及氣體焚燒裝置。本發明可實現粉末活性炭的再生處理及循環使用,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活性炭的使用成本、工藝流程簡單,生產過程中無二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物處理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統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粉末活性炭廣泛應用于化工生產、污水處理、藥劑精制、食品脫色等領域,產生大量廢炭泥,由于再生難度高,傳統工藝通常將其遺棄處置,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占用大片土地?;钚蕴吭偕梢詼p少新鮮炭粉的使用,降低廢水處理成本?;钚蕴康脑偕褪遣扇「鞣N辦法,從活性炭表面除去吸附的有害物質,使吸附物質脫離或者分解。基于再生條件和脫附反應原理,目前開發了各種再生工藝技術:如熱再生法、濕式氧化法、生物再生法、超聲波法、溶劑法、電化學法、微波再生法等。但是針對于粉末活性炭再生,至今并無成熟的工業化應用案例。
CN103752295A公開了一種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電轉爐,包括爐殼體、爐內膽、出氣口、電機和第一支架等。其特征在于:電轉爐設置有煙塵處理裝置,煙塵處理裝置包括煙氣入口、文丘里管、連接喉部、喉部噴嘴、第二支架、水封器、捕滴器、環形噴嘴、煙氣出口、捕滴器出口錐形管和除塵水箱。由于該設備運行時大量活性炭粉末會隨氣體一并逸出,因此除塵設施是設備運行能否穩定的關鍵,隨著運行時間增加,設備管道容易堵塞,且大量炭粉損失。
CN106944025A公開了一種粉末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將含水量為30-80%的吸附飽和的粉末活性炭進行干燥和炭化后再升溫并通入水蒸氣,水蒸氣的通入量占干燥后的粉末活性炭質量的15-35%,活化后降至室溫。該方法工藝簡單,但不適應廢水處理后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當粉炭粒度<0.1mm,在加工過程容易揚塵,且反應不均勻,并且為了提高均勻性只能讓物料或氣體運動并充分接觸,又會導致氣體帶走大量的粉塵,難以處理;而且該方法對炭化和活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未處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CN105289563A公開了一種廢活性炭再生處理方法,它包括儲存,預處理,熱力制取,焙燒,后處理及包裝,和預熱處理等步驟。該方法主要通過隧道窯爐實現,以生物質燃料作為熱源,生產出的再生活性炭吸附性能可恢復原活性炭的95%~110%,強度基本不變,再生率可保持在90%以上。但該方法的炭化與活化溫度高、焙燒時間長,對設備和材料的要求嚴苛,導致生產成本過高;在應用于粉塵再生的,由于氣體含塵量大,造成煙氣處理流程長,運行穩定性差。
CN105289489A公開了一種粉末活性炭物理法再生工藝,先將使用過的廢粉末活性炭、有機粘結劑、瀝青或強粘結性煤粉按一定質量比配合后加入水,混捏均勻成膏體;將膏體在擠條機上擠壓成直徑3-6mm的炭條,然后將炭條干燥后,置于活化爐中,通入水蒸氣進行活化,所得產品磨碎得到粉末活性炭再生品。此方法可以保證活化過程的均勻性,消除了再生過程粉塵形成,以顆粒炭的設備實現粉炭再生。但該技術一定在粉炭擠條過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粘結劑,造成粉炭孔隙分布發生變化。此外,該方案在擠條前需要配入一定量的水,但后續進行干燥,因此加工過程能耗損失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藝流程簡單、生產過程無二次污染、系統能耗低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統及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種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造粒裝置、再生加熱爐以及氣體焚燒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造粒裝置包括破碎機、造粒機、拋圓機;所述破碎機的出口連接有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的出口通過傳輸帶與所述造粒機相連;所述造粒機與拋圓機之間連接有滾筒篩。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篩下方設有粉末回收裝置,所述粉末回收裝置通過傳送帶與所述攪拌器相連接,減少粉末炭的損失,降低后續工藝中的含塵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電富通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國電富通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007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Cr微合金化石油套管用鋼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納米二氧化鈰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