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體下肢恢復訓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69701.X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06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平 |
| 主分類號: | A61H3/00 | 分類號: | A61H3/00;A63B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孫玲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體 下肢 恢復 訓練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人體下肢恢復訓練裝置,包括移動框架、轉動體、兩根吊繩和兩個梯形體;兩個所述梯形體平行間隔設置,所述移動框架架設在兩個所述梯形體上,且所述移動框架與兩個所述梯形體滑動配合;所述轉動體水平設置在所述移動框架內,所述轉動體包括轉動配合的外環和內環,所述外環與所述移動框架固定連接;所述內環頂部平均設置有四個第一搖柄,每根所述吊繩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不同且相隔的所述第一搖柄上。本發明人體下肢恢復訓練裝置使用方便,通過設置轉動體、移動框架和梯形體能夠保證病人平穩移動、不易跌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人體下肢恢復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肢體功能障礙一般是指:是指某處或連帶性的肢體不受思維控制運動或受思維控制但不能完全按照思維控制去行動,例如:中風病人的肢體不能受意識支配,有感覺,但沒支配意識,又例如帕金森病人,肢體不受思維意識控制,自然的擺動,思維控制運動時,又不能自主性運動。肢體功能障礙的病人在治療后期需進行必要的康復訓練,以快速、穩定康復,而下肢功能性障礙的病人的康復訓練通常是在家人或護士的攙扶下進行的,且其康復訓練往往是在公共場所進行的,非常危險,且目前還沒有專門的供下肢功能障礙病人自主進行康復訓練的相關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人體下肢恢復訓練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使下肢功能障礙的病人能夠自主進行下肢恢復訓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人體下肢恢復訓練裝置,包括移動框架、轉動體、兩根吊繩和兩個梯形體;兩個所述梯形體平行間隔設置,所述移動框架架設在兩個所述梯形體上,且所述移動框架與兩個所述梯形體滑動配合;所述轉動體水平設置在所述移動框架內,所述轉動體包括轉動配合的外環和內環,所述外環與所述移動框架固定連接;所述內環頂部平均設置有四個第一搖柄,每根所述吊繩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不同且相隔的所述第一搖柄上。
優選地,兩個梯形體相對的兩個側面為豎直面,兩個所述梯形體的頂部平臺上均設置有一導軌,所述移動框架底端對應兩條所述導軌固設有滾輪。
優選地,所述導軌為預制在所述梯形體的頂部平臺上的凹槽。
優選地,所述滾輪的轉軸通過鏈條傳動機構連接有第二搖柄,所述鏈條傳動機構設置于所述移動框架的側板內部,所述第二搖柄設置于所述移動框架的內側壁上。
優選地,所述外環的截面呈L型,內環的截面呈倒L型,所述內環的豎直端位于所述外環的水平端的內側,所述內環的水平端位于所述外環的水平端的上側,所述內環的水平端與所述外環的水平端之間均勻設置有滾珠。
優選地,所述內環設置有四個豎直的通孔,所述吊繩的兩端分別穿過不同的所述通孔并連接在不同且相隔的所述第一搖柄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搖柄的手柄端包括套管和鎖桿,所述鎖桿與所述套管滑動配合,所述第一搖柄兩側的內環對應所述鎖桿設置有鎖孔,所述鎖桿能夠伸入到所述鎖孔中。
優選地,所述移動框架為矩形框架,所述移動框架包括一能夠打開的活動側板,所述活動側板橫跨兩個所述梯形體。
優選地,所述活動側板的內外兩側均設置有把手。
本發明人體下肢恢復訓練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平,未經趙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697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折疊的倒立裝置
- 下一篇:一種行走恢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