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高粱面混合料栽培金針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64022.3 | 申請日: | 2017-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35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漢席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天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錦州遼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王佳佳 |
| 地址: | 122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高粱 混合 栽培 金針菇 方法 | ||
一種利用高粱面混合料栽培金針菇的方法,將原料玉米芯、棉籽殼、麩皮、啤酒糟、大豆皮、甜菜渣、米糠、玉米面、高粱面、貝化石和碳酸鈣,添加到攪拌鍋內先干拌后濕拌后,得到混合料,裝入金針菇培養瓶內至瓶肩,由打孔機打孔后,放入滅菌鍋進行滅菌;滅菌后進行接種,轉入培養室,菌絲長滿栽培瓶,將菌絲進行機械搔菌,搔菌后的栽培瓶進入生育室,菌絲恢復扭結,形成原基后,生長至17天時套筒,再經過8天?10天的生長,待菇體長至稍高于套筒片時,進行采收。優點是:金針菇栽培料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滿足金針菇生長各階段的營養需求,在保證穩定出菇的同時,提高金針菇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高粱面混合料栽培金針菇的方法。
背景技術
金針菇[Flammuluina velutipes(Fr.V.)Sing.]是一種著名的食藥用真菌,因其菇體色澤呈金黃色、菇柄細長似金針菜,因而得名金針菇。金針菇集“天然、營養、保健”于一身,新鮮金針菇的水分含量約82%-89%,富含大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質元素、維生素和粗纖維,且脂肪含量較低,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高營養佳品。金針菇中含有18種氨基酸,每100g干菇中含氨基酸20.9g,其中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2.29%-51.17%,賴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極其豐富,分別達1.024g和1.231g,比一般的食用菌都高,干金針菇中含鋅1.3-6.8ug/g,而鋅正是兒童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礦物質元素,能夠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和智力的發育,故日本稱之為增智菇。現在,金針菇已經成為我國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占到了食用菌總產量的70%以上。
目前,金針菇的工廠化生產中,金針菇栽培料選用會綜合考慮生產成本、效益等實際情況,一般選擇富含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糖類的工農業生產下腳料雜木屑、禾谷類稻稈、棉籽殼、甘蔗渣、油菜籽渣、甜菜渣、香蕉莖葉、大豆稻稈、酒糟、醋糟、紙漿渣、部分中藥渣等作為碳源進行金針菇的栽培工作。2010年以來,食用菌生產使用的雜木屑、棉籽殼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貨源緊缺,造成食用菌生產企業生產困難陡增,原料成本增加,嚴重制約了金針菇工廠化的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高粱面混合料栽培金針菇的方法,金針菇栽培料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滿足金針菇生長各階段的營養需求,在保證穩定出菇的同時,提高金針菇的質量。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利用高粱面混合料栽培金針菇的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1)金針菇栽培料配料
按重量百分含量,將原料玉米芯37%,棉籽殼5%,麩皮5%,啤酒糟5%,大豆皮5%,甜菜渣4%,米糠26.5%,玉米面5%,高粱面5%,貝化石1.5%和碳酸鈣1%,添加到攪拌鍋內,在攪拌鍋內進行第一次攪拌,干拌20min,以保證各組分混合均勻,然后進行第二次攪拌,濕拌45min,濕拌過程中向原料中加水,保證原料含水量為66.9%,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由傳送帶送至裝瓶機,將混合料裝入金針菇培養瓶內至瓶肩,由打孔機將培養瓶內的混合料壓平后打五孔并封蓋,放入滅菌鍋進行滅菌,采用高溫高壓的方式滅菌,整個滅菌過程中滅菌壓力≥0.15MPa,滅菌程序為105℃保溫60分鐘,122℃滅菌60分鐘,保溫10分鐘,完成滅菌,自動排氣1小時,冷卻;
(2)接種
滅菌后裝有混合料的栽培瓶進行接種,要求瓶內溫度為16℃-18℃,接種量為38mL-42mL,經由傳送帶進入將栽培瓶培養室;
(3)培養室培養
培養室要求室內干凈、保溫、通風良好,不需要照明,要求金針菇培養瓶的瓶肩溫度為17℃-19.5℃;接種后至第6天在初培進行培養,培養濕度為70%,CO2濃度小于2000ppm;接種后第7天至23天在后培進行培養,培養濕度為75%-80%,CO2濃度應控制在2000ppm-3500ppm,經22天-23天,菌絲長滿栽培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天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遼寧天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640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