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性管理的方法、終端及核心網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63070.0 | 申請日: | 2017-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730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竇鳳輝;金輝;歐陽國威;楊皓睿;李小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60/00 | 分類號: | H04W60/00;H04W88/18;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億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陳霽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性 管理 方法 終端 核心 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一種移動性管理的方法、終端及核心網設備。終端存在LADN的PDU會話,該方法包括:當滿足第一條件時,終端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注冊請求或服務請求;其中,第一條件包括終端在空閑態下移動到LADN服務區域內。通過本申請實施例,終端在空閑狀態下移動到LADN服務區域時,可以繼續LADN服務,降低了數據丟失的可能性,節省了信令資源。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性管理的方法、終端及核心網設備。
背景技術
在5G網絡中,引入了本地區域數據網絡(Local Area Data Network,LADN)的概念,終端在注冊過程(Registration Procedure)時,接入與移動功能實體(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向終端提供LADN信息(例如,LADN可用信息(LADNavailability information)),LADN availability information包括LADN數據網絡名稱(LADN data network name,LADN DNN)和LADN服務區域(LADN Service Area),該LADN服務區域為終端注冊區域內的一組特定的跟蹤域(tracking area,TA),當終端位于LADNService Area之內時,才可以建立與該LADN的協議數據單元(Packet Data Unit,PDU)會話,當終端移出LADNServcie Area后,將無法實現基于LADN的數據的傳輸。
通常接入與移動功能實體(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向會話管理實體(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提供終端是否在LADNService Area的信息,以便SMF確定終端能否建立LADN的會話,或者對當前已經建立的LADN的會話進行管理,從而保證終端只有在LADN Service Area內時才能傳輸基于LADN的數據。
在SMF確定終端移出LADN服務區域后,可以通知用戶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丟棄該LADN的會話的下行數據或者停止向SMF發送該會話相關的下行數據通知(Downlink Data Notification,DDN),但是,當終端處于空閑態時,由于終端處于空閑態時網絡無法獲知終端的準確位置,造成終端在空閑態時即使位于LADN服務區域之內時,如果有LADN的PDU會話的下行數據到達,UPF也不會向SMF發送DDN,造成數據丟失。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性管理的方法、終端及核心網設備。以實現對于接入LADN的會話的管理,降低數據丟失或者信令浪費的問題。其中,移動性管理(MobilityManagement)可以理解為與終端移動相關的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流程,例如附著/去附著流程(Attach/Detach),注冊流程(Registration Procedure),服務請求流程(Servicerequest),NAS信令釋放流程(NAS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切花流程(Handoverprocedure)可達性管理(Reachability),移動受限管理(Mobility restriction)等都可以理解為移動性管理的相關范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移動性管理的方法。終端存在LADN的PDU會話,該方法包括:當滿足第一條件時,終端向核心網設備發送注冊請求或服務請求;其中,第一條件包括終端在空閑態下移動到LADN服務區域內。通過本申請實施例,終端在空閑狀態下移動到LADN服務區域時,可以繼續LADN服務,降低了數據丟失的可能性,節省了信令資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630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