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阻修調電路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58856.3 | 申請日: | 2017-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697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9/094 | 分類號: | H03K19/0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阻 電路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電阻修調電路,包括:使能模塊的使能輸出端與檢測模塊的使能輸入端連接,用于輸出使能信號,使能模塊的時鐘輸出端與隔離模塊的時鐘輸入端連接,用于輸出時鐘信號;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隔離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用于在使能后根據用戶的輸入指令輸出檢測信號;隔離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修調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用于在時鐘信號作用下輸出控制信號;修調模塊包括可控開關管和修調電阻,可控開關管的控制端作為修調模塊的信號輸入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與修調電阻的兩端連接。本申請利用隔離模塊和可控開關管控制修調電阻是否被短路,避免了噪聲對輸出精度的影響。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電阻修調方法,同樣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阻修調電路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模擬電路中,由于集成電路設計工藝的浮動,一般很難保證非常精確的電阻值,因此,在許多應用電路例如基準電壓源電路中,往往會使用多個修調電阻對電路中的總阻值進行微調。
一般地,電阻修調均采用熔絲修調方式。傳統的電阻修調電路如圖1所示,其中,電阻R為接入電路中的基準電阻,電阻r1、r2、……和rn均為與電阻R串聯的阻值很小的修調電阻,并且一般會將其電阻值設計為二進制加權的形式,即依次呈2的指數倍增長;每個修調電阻的兩端直接并聯有熔絲,熔絲兩端與焊盤連接。當進行電阻修調時,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探針等工具將指定熔絲熔斷,以便將對應的修調電阻接入電路,實現對電路總阻值的微調。
然而,由于傳統的電阻修調電路中熔絲與對應的微調電阻直接相連,因此極易產生噪聲干擾,影響對電路總阻值的調節,降低電路的輸出精度。因此,采用何種電阻修調電路及方法以便降低噪聲影響,進而提高電路輸出精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阻修調電路及方法,以便有效地降低熔絲熔斷過程中的噪聲影響,進而提高電路輸出精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電阻修調電路,包括使能模塊、檢測模塊、隔離模塊和修調模塊;
其中,所述使能模塊的使能輸出端與所述檢測模塊的使能輸入端連接,所述使能模塊的時鐘輸出端與所述隔離模塊的時鐘輸入端連接,用于根據輸入信號向所述檢測模塊輸入使能信號,并向所述隔離模塊輸入時鐘信號;
所述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隔離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使能信號之后,根據用戶的輸入指令向所述隔離模塊輸入檢測信號;
所述隔離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修調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用于在所述時鐘信號作用下,根據所述檢測信號向所述修調模塊輸入控制信號;
所述修調模塊包括可控開關管和修調電阻,所述可控開關管的控制端作為所述修調模塊的信號輸入端,所述可控開關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修調電阻的兩端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可控開關管的通斷,以便控制所述修調電阻是否被短路。
可選地,所述使能模塊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和與非門;所述時鐘輸出端包括第一時鐘輸出端和第二時鐘輸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與所述與非門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入端作為所述使能模塊的信號輸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輸入信號;所述與非門的輸出端作為所述使能模塊的使能輸出端,并與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輸出端作為所述使能模塊的第一時鐘輸出端,并與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輸出端作為所述使能模塊的第二時鐘輸出端。
可選地,所述檢測模塊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電阻、第二電阻、恒流源和熔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588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