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58840.2 | 申請日: | 2017-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974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左華;祁真平;張哲;何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4 | 分類號: | 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10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芳烴 化合物 pahs 吸附劑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吸附劑:天然絲素與高頻超聲處理的絲素及其制備方法和在環保領域的應用。由蠶絲經兩次脫膠制得天然絲素,再經高頻超聲處理可制得高頻超聲處理的絲素。絲素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與PAHs絡合形成穩定的絲素?PAH絡合物,因此可以作為一種仿生的PAHs吸附劑。經高頻超聲處理的絲素,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對PAHs的吸附效果更佳。本發明公開的絲素,吸附效率高、制備過程簡單、無污染、成本低,并可以循環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材料領域,具體涉及新型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PAHs是指兩個以上苯環以稠環形式相連的化合物,是有機化合物不完全燃燒和地球化學過程中產生的一類致癌物質。人類的外環境如大氣、土壤和水中都不同程度含有苯并[α]芘等多環芳烴。多環芳烴在大氣中的污染為其直接進入食品、蔬菜、水果、谷物和露天存放的糧食表面創造了條件。多環芳烴污染水體后,可通過海藻、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和魚組成的食物鏈向人體轉移,最終可能聚集在人體中。
在目前采用的清除水中PAHs的技術中,使用吸附劑是最有效的技術之一。此方法具有適應水質變化能力大、操作容易、二次污染性低、吸附劑可回收性強等優點。一些吸附劑如天然材料、活性炭(GAC)和大孔隙聚合物已證明可清除水中的PAHs。丁基橡膠(BR)是一種低成本但重要的商業彈性體,具有許多優良的性能,可用于分離多環芳烴。除此之外,清除多環芳烴的方法還有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Fenton氧化法利用H2O2和Fe2+在氧化催化作用下產生的大量羥基自由基(?OH)而迅速將PAHs清除。李婷等利用UV-fenton聯合氧化技術處理采油廢水,發現在最佳處理條件下,對多環芳烴菲和茐的去除率達71.9%。分子印跡聚合物,環糊精,多聚環糊精水凝膠等廣泛用于去除多環芳烴。近幾年,研究者發現可以使用DNA水凝膠,通過PAHs嵌入DNA從而達到清除PAHs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PAHs吸附劑:天然絲素與高頻超聲處理的絲素的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蠶絲在80~100℃,質量分數為0.5% NaHCO3溶液中煮沸30 min,蒸餾水沖洗三次,完成脫膠,重復本步驟操作兩次;
(2)將步驟(1)得到的產物進行常溫干燥,即得到天然絲素。所述常溫干燥優選室溫風干。
進一步,還包括將所得天然絲素進行高頻超聲處理的步驟。
進一步,所述高頻超聲處理具體步驟為:將天然絲素放入0.5wt %Na2CO3和 0.5wt% Na3PO4混合溶液中,40℃下預處理5 h,常溫干燥后,在水溶液中、于1500 W功率下超聲27min,每超聲4 s停1 s,所述超聲過程中溫度不超過60℃。
進一步,所述混合液中Na2CO3與 Na3PO4 的體積比為1:1。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清除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清除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的方法,稱取天然絲素或高頻超聲處理的絲素,加到PAHs待測液中,震蕩30min~15h,離心,取上清液測熒光。
進一步,所述PAHs為1-萘胺、2-萘胺、蒽或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588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