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57840.0 | 申請日: | 2017-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4686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中村潤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姆龍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4/18 | 分類號: | H01R4/18;G01D5/26;H01L31/02;H01L31/1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壓接部 光傳感器 電纜端部 電纜支撐 集合 支撐 電路部 受光元件 投光元件 壓接固定 導通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傳感器。其包括:電路部(34),控制投光元件及受光元件;集合電纜支撐部(42),支撐包含多個電纜(12a~12d)的集合電纜(10);壓接部(36a~36d),通過對各電纜(12a~12d)進行壓接固定,從而進行與電路部(34)的導通;以及電纜端部支撐部(46a~46d),支撐各電纜(12a~12d)的端部,在各電纜(12a~12d)中,從壓接部(36a~36d)到電纜端部支撐部(46a~46d)為止的長度,長于從集合電纜支撐部(42)到壓接部(36a~36d)為止的長度。因此,能夠降低電纜從光傳感器的壓接部脫落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傳感器(photo sensor)。
背景技術
主流的做法是:將光傳感器的電路部,和用于與所述電路部收發信號、電力的電纜(cable)通過焊接而連接。
另一方面,為了較借助焊接的連接而減少制造工序,提出一種將電路部與電纜通過壓接來連接的技術(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216422號公報(2014年11月17日公開)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光傳感器例如是在工場的生產線(line)上,用于螺栓(bolt)的填充定位。但是,通過如上所述的壓接而將電路部與電纜予以連接的光傳感器存在下述問題:在工場的生產線等周圍振動的環境下,電纜容易從電路部脫落。
電纜的端面是被支撐于光傳感器,但本發明人發現,電纜的端面與電纜被壓接的部位的距離短,是電纜從光傳感器脫落的原因之一。
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實現一種光傳感器,其加長了電纜的端面與電纜被壓接的部位的距離,從而電纜難以從電路部脫落。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光傳感器具備投光元件及受光元件,所述光傳感器包括:電路部,控制所述投光元件及所述受光元件;集合電纜支撐部,支撐包含多個電纜的集合電纜;壓接部,通過對所述各電纜進行壓接固定,從而進行與所述電路部的導通;以及電纜端部支撐部,支撐所述各電纜的端部,在所述各電纜中,從所述壓接部到所述電纜端部支撐部為止的長度,長于從所述集合電纜支撐部到所述壓接部為止的長度。
根據所述結構,從壓接部到電纜端部支撐部為止的電纜的長度變長,因此能夠在所述長度部分吸收振動。因而,即使在集合電纜被拉伸而受到振動的狀態下,也能夠降低電纜從壓接部脫落的風險(risk)。由此,即使在產生振動的環境下,也能夠維持穩定的品質,因此能夠提供一種可允許在各種環境下使用的光傳感器。
而且,通過對各電纜進行壓接固定,從而進行與電路部的導通,因此能夠較借助焊接的連接而減少加工工時。即,能夠同時實現制造成本的降低與可靠性提高。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光傳感器中,所述投光元件與所述受光元件可對置地配置。
根據所述結構,能夠提供一種穩定品質的對置型光傳感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光傳感器中,可還包括:投光支撐部,支撐所述投光元件;受光支撐部,支撐所述受光元件;以及連結部,連結所述投光支撐部的一端與所述受光支撐部的一端,所述電路部是可設在所述連結部中。
根據所述結構,電路部被設在將投光支撐部的一端與受光支撐部的一端予以連結的連結部中,因此能夠以緊湊的結構來實現光傳感器。即,能夠提供一種除了制造成本的降低與可靠性提高以外,裝置尺寸也小的通用性高的光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姆龍株式會社,未經歐姆龍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578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天線和移動終端
- 下一篇:一種安裝快捷的并溝線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