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切換雙向流道的水泵座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57687.1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0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健熙;陳永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奧姆特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0 | 分類號: | F04D29/40;F04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511453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切換 雙向 水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泵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切換雙向流道的水泵座。
背景技術
在暖通冷熱水循環系統上,如要改變水泵泵出流體方向,需通過三通閥來實現,其目的是為了切換至不同的換熱系統。
為了改變不同的換熱需求,一般都采用在水泵的出水口段外置電動三通閥來實現切換。然而其具有主要具有一下缺陷:因采用外置安裝,水泵和系統和安裝繁瑣;采用電動三通閥,需帶有控制器,安裝與維護成本偏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切換雙向流道的水泵座,能實現高效智能化。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切換雙向流道的水泵座,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設有進水口,本體上設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切換流道,第一出水口通過第一出水通道通向切換流道,第二出水口通過第二出水通道通向切換流道,切換流道與進水口通過葉輪腔相通,所述切換流道內設有切換閥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換閥裝置包括可在切換流道內移動從而分別封堵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的閥球。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換流道與第一出水通道的接口設有可被閥球封堵的第一封閉結構,切換流道與第二出水通道的接口設有可被閥球封堵的第二封閉結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與切換流道同軸心布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封閉結構為連接第一出水通道端部并能與閥球外表面貼合的密封墊,所述第二封閉結構為連接第二出水通道端部并能與閥球外表面貼合的密封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葉輪腔與切換流道之間通過相互分隔的第一連通通道和第二連通通道連通,第一連通通道靠近第一出水通道,第二連通通道靠近第二出水通道,第一連通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一出水通道的入口與第二連通通道的出口之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本體內設有保持結構,在第二出水口不出水的狀態下,所述保持結構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閥球,使閥球封堵第二出水通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持結構包括設置在本體內部且容積可變的膨脹腔,膨脹腔通過膨脹水路(72)通向第一出水通道,本體內設有與膨脹腔膨脹部分的外壁抵接的壓力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膨脹腔膨脹部分的外壁為不透水不透氣的彈性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水泵座內設置了切換流道和兩個出水口,通過切換閥裝置分別封閉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來改變出水的流向,相對于傳統技術需要額外增設管道三通閥的技術來說,使得水泵安裝體積最小化,降低了安裝和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述的可切換雙向流道的水泵座,包括由金屬或者工程塑料制成的水泵座的本體1。本體1上設有進水口2、第一出水口3、第二出水口4和切換流道5。第一出水口3通過第一出水通道31通向切換流道5,第二出水口4通過第二出水通道41通向切換流道5,切換流道5與進水口2通過葉輪腔相通。在切換流道5內還設有切換閥裝置。當水泵工作時,葉輪轉動將水體從進水口2抽入葉輪腔,然后水體在切換閥裝置的作用下選擇性地進入第一出水通道31或者第二出水通道41,達到切換至不同的換熱系統的效果。
上述的切換閥裝置,可以是通過外力作用如機械動力進行切換操作,也可以是通過水泵的正轉、反轉實現水力推動以進行切換。
進一步優選的,上述的切換閥裝置包括閥球6。該閥球6設置在切換流道5內并可在切換流道5內移動(滾動),從而當閥球6移動至第一出水通道31一側時能封堵第一出水通道31,當閥球6移動至第二出水通道41一側時能封堵第二出水通道41。
進一步優選的,切換流道5與第一出水通道31的接口設有第一封閉結構,切換流道5與第二出水通道41的接口設有第二封閉結構,第一封閉結構與第二封閉結構均可被閥球6封堵,從而加強閥球6封堵兩條出水通道的效果,避免漏水、滲水。
進一步優選的,第一出水通道31、第二出水通道41與切換流道5同軸心布置,如圖2中所示均為水平布置;在水泵安裝過程中,水泵座的擺放同樣使得第一出水通道31、第二出水通道41與切換流道5水平布置。由此,閥球6在切換流道5內的運動方向與閥球6所受重力的方向呈垂直關系,閥球6的運動不會受到重力的驅動,使得控制更精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奧姆特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奧姆特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576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輪轂電機用分體式定子鐵芯制作工藝
- 下一篇:輪轂電機用定子繞組裝配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