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組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55910.9 | 申請日: | 2017-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62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峰;張潔瓏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澤縣銳翔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6 | 分類號: | A61K36/736;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42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咳嗽 中藥 治療 胖大海 薄荷 桔梗 茯苓 毒副作用 藥物療效 杏仁 炙甘草 治愈率 重量份 紫蘇子 麻黃 桑葉 連翹 菊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組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以解決目前治療咳嗽的藥物療效差、毒副作用大的問題。它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質 :麻黃15?25g、胖大海5?15g、桑葉5?15g、連翹6?12g、茯苓5?15g、杏仁5?15g、薄荷5?15g、桔梗5?15g、紫蘇子5?15g、菊花5?15g、炙甘草3?9g。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使用的中藥無副作用、安全可靠、療效確切、見效快、治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組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
背景技術
咳嗽是一種呼吸道常見癥狀,由于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癥、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引起,表現先是聲門關閉,呼吸肌收縮,肺內壓升高,然后聲門張開,肺內空氣噴射而出。通常伴隨聲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轉為慢性,常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病人常有持續咳嗽、咳痰等癥狀。
咳嗽的治療,首要找出病因,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止咳祛痰藥,注意護理。當呼吸道黏膜受到異物、炎癥、分泌物或過敏性因素等刺激時,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異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頑固性咳嗽可以選擇中樞鎮咳達到止咳目的,咳痰量多時不能單獨使用止咳藥應合用化痰藥藥。目前西藥治療咳嗽的藥物很多,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毒副作用大。市面上也有一些治療咳嗽的中藥,這些藥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存在著服用量大、療效不顯著且毒副作用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組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以解決目前治療咳嗽的藥物療效差、毒副作用大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組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麻黃15-25g、胖大海5-15g、桑葉5-15g、連翹6-12g、茯苓5-15g、杏仁5-15g、薄荷5-15g、桔梗5-15g、紫蘇子5-15g、菊花5-15g、炙甘草3-9g。
優選的,各原料的重量份組成為,麻黃20g、胖大海10g、桑葉10g、連翹9g、茯苓10g、杏仁10g、薄荷10g、桔梗10g、紫蘇子10g、菊花10g、炙甘草6g。
上述藥物制備過程如下:將原料藥物麻黃、胖大海、桑葉、連翹、茯苓、杏仁、薄荷、桔梗、紫蘇子、菊花、炙甘草,分別制成飲片,經過高壓鍋蒸煮殺菌30-45分鐘,晾干,獲得無菌原材料 ,再將無菌原材料制成中藥制劑即可服用。
本發明中麻黃、胖大海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清熱利咽,通便之功為君藥。桑葉、連翹、茯苓、杏仁、薄荷清肺潤燥,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風熱感冒,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祛痰止咳,平喘,潤腸,發汗為臣藥。桔梗、紫蘇子、菊花開宣肺氣,祛痰排膿,降氣,平喘,潤腸,疏風除熱,清肝明目為佐藥。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為使藥。
本發明各組份的藥性及其功效如下:
麻黃,性溫,味辛、微苦,歸肺、膀胱經。功能主治: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
胖大海,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淡,歸肺、大腸經。功能主治:開肺解表,清熱利咽,通便。主治:風熱失音,咳嗽、咽喉腫痛。
桑葉,性味歸經:性寒,味甘、苦,歸肺、肝經。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主治: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連翹,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歸心、肝、膽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風熱感冒。主治:風熱感冒,溫病,熱淋尿閉,癰疽,腫毒,瘰疬,癭瘤,喉痹。
茯苓,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腎經。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主治: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澤縣銳翔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臨澤縣銳翔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5591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