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設計作品的智能推薦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51925.8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09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恩華;葉慧;薛渝;湯重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德威名頤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58 | 分類號: | G06F16/58;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計 作品 智能 推薦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設計作品的智能推薦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從設計作品數據庫獲取第一設計作品及第一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設計作品數據庫存儲有若干個設計作品及每個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從設計需求數據庫獲取第一設計需求及第一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設計需求數據庫存儲有若干個設計需求及每個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匹配第一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與第一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計算得出推薦權重;當推薦權重滿足預設閾值時,將第一設計作品推薦給所述第一設計需求。采用本發明實施例,能提高沉淀設計作品的利用率,減少設計師自行尋找設計需求時的工作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計作品的智能推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設計行業中,為了滿足一個客戶的設計需求,設計師需要提供多個設計方案并且付出勞動,最后客戶根據自身的情況采用其中一個方案,并為此付費,而沒有采用的設計方案會沉淀在設計師的作品庫中同時沒有收到相應的報酬。直到下個相同或類似的設計需求出現時,這些設計方案與勞動才會再次有獲得回報的機會。同時設計需求也是千差萬別的,最簡單的設計需求就是各種比賽,其門檻條件只需要幾個就滿足,而最終用戶的設計需求則充滿多樣性,需要與最終用戶自身條件進行匹配才能產生效果。
在各種設計比賽中,一個設計作品增加與設計需求對接的操作需要設計師進行多次的注冊(報名)、資料整理、作品提交,存在大量重復性操作。整個過程費時費力,效率極低,一般情況下設計師進行幾次對接就會放棄,無法發揮存量設計作品的最大價值。此外,由于各個需求或賽事都是獨立平臺開展的,因此參加多個賽事就要多次注冊提交資料,資料一般由用戶信息+設計作品基本信息+特定要求組成,這些重復的操作,即使是一稿多投(一個作品參加多個比賽)也會耗費設計師大量時間和精力,影響工作效率和個人能力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設計作品的智能推薦方法及系統,提高沉淀設計作品的利用率,減少設計師自行尋找設計需求時的工作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設計作品的智能推薦方法,包括:
從設計作品數據庫獲取第一設計作品及所述第一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所述設計作品數據庫存儲有若干個設計作品及每個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
從設計需求數據庫獲取第一設計需求及所述第一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所述設計需求數據庫存儲有若干個設計需求及每個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
匹配所述第一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與所述第一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計算得出推薦權重;
當所述推薦權重滿足預設閾值時,將所述第一設計作品推薦給所述第一設計需求。
進一步的,所述設計作品數據庫存儲的各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包括:設計表達標簽、設計定位標簽、市場調研標簽、知識產權標簽和產品化標簽;
所述設計需求數據庫中存儲的各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包括:需求方向標簽、需求表達標簽和需求深度標簽。
進一步的,所述匹配所述第一設計作品的多維屬性標簽與所述第一設計需求的多維屬性標簽,計算得出推薦權重,具體為:
將所述第一設計需求的需求方向標簽、所述第一設計作品的設計表達標簽和設計定位標簽進行匹配計算,當存在一個標簽匹配成功時,確定需求方向權重為100%,否則,確定需求方向權重為0;
將所述第一設計需求的需求表達標簽和需求深度標簽、所述第一設計作品的所有多維屬性標簽進行匹配計算,當所有標簽匹配成功時,確定需求內容權重為100%,否則,根據標簽的匹配度,確定需求內容權重的值;
將所述需求方向權重和所述需求內容權重相乘,得出所述推薦權重。
進一步的,所述當所述推薦權重滿足預設閾值時,將所述第一設計作品推薦給所述第一設計需求,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德威名頤品牌策劃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德威名頤品牌策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519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