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茶油中收集油酸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51907.X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92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廣;段建利;羅曉剛;張耀輝;何文濤;魯志鵬;衛樂紅;潘宇;鄭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歐米嘉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7/02 | 分類號: | C07C27/02;C07C51/47;C07C51/48;C07C5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大道***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油 收集 油酸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茶油中收集油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使茶油與堿性醇?水進行催化水解反應;2)將1)中獲得的產物經脫色后,使用液相色譜分離,收集油酸;其中,所述液相色譜分離中流動相為水、甲醇、乙醇,乙腈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液相色譜分離中色譜柱固定相為C8、聚合物基質或C18。本發明采用來源于天然植物的茶油為原料,經過水解反應、脫色以及液相色譜分離可制得純度99%以上的油酸。本發明的方法使用液相色譜完成分離純化,操作簡單,所得油酸含量高,質量穩定,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脂提取加工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從茶油中收集油酸的方法。
背景技術
油酸學名順式-9-十八碳烯酸,在自然界中,油酸與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動植物油脂中,在動物油脂中含量約占40-50%左右,在植物油脂中變化較大,其中以茶油中含量最高,可達80%以上。
油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經環氧化可生產環氧油酸酯,用作塑料增塑劑,經氧化可生成壬二酸,是聚酰胺樹脂的原料。油酸還可以用于制潤滑劑、油膏、塑料增塑劑、工程塑料、合成纖維、尼龍8及9號原料,也可以作生產合成洗滌劑、高級香皂、軟麻劑、金屬選礦用浮油捕收劑、文教打字蠟紙、圓珠筆油溶劑和油酸鹽。
由于油酸的結構和亞油酸、亞麻酸等多烯脂肪酸相近,使其難于與這些脂肪酸分離,且因其熱穩定性差,在提純分離的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干擾,故高純油酸較難獲得。但隨著生物及制藥技術的發展,高純油酸的生理、藥理作用受到關注,市場需求量大幅增長。這對我國油酸生產企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開發先進的高純油酸生產技術將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茶油中油酸的提取率,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茶油中收集油酸的方法,該方法提取得到的油酸含量可達到99%以上,成本低廉,適合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從油中提取油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使茶油與堿性醇-水進行催化水解反應;
2)將1)中獲得的產物經脫色后,使用液相色譜分離,收集油酸;其中,所述液相色譜分離中流動相為水、甲醇、乙醇,乙腈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液相色譜分離中色譜柱固定相為C8、聚合物基質或C18。
本發明將茶油與堿性醇-水進行催化水解反應,將反應得到的產物經過液相色譜分離,即可得到純度和產量均較高的油酸。
本發明中使用的液相色譜分離中流動相為水、甲醇、乙醇,乙腈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為甲醇、乙腈和水,進一步優選地,甲醇/乙腈/水的體積比為70-90:15-5:15-5,進一步優選地,甲醇/乙腈/水的體積比為80:10:10。
在本發明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液相色譜分離中脫色后的產物與流動相的體積比為1:5。
在本發明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液相色譜分離中制備液進樣量為60-6000ml/次,流動相流速為60-60000ml/min。優選地,制備液進樣量100-1000ml/次,流動相流速為150-2000ml/min。進一步優選地,制備液進樣量250-400ml/次,流動相流速為300-500ml/min。
在本發明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步驟1)具體為:
將堿性醇-水溶液與茶油按重量比為0.5-5混合均勻,回流1-10h,調節反應液水層pH為3-4后,分出油層,水洗至中性,干燥。
其中,堿性醇中堿可以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乙醇鈉。堿的含量優選為2-15%,基于茶油的質量。堿性醇中醇優選為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為甲醇。
其中,堿性醇-水溶液與茶油的重量比優選為2-4,進一步優選為3.3-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歐米嘉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歐米嘉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519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