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側掛式電動車雙電機驅動的轂剎盤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49400.0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9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金潔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潔瓊 |
| 主分類號: | F16D51/20 | 分類號: | F16D51/20;F16D65/09;B60T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側掛式 電動車 電機 驅動 轂剎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車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側掛式電動車雙電機驅動的轂剎盤。
背景技術
電動車由于低碳、節能、使用成本輕,深受消費者喜歡。我國目前電動車擁有量大于二億輛,通過十多年的技術進步,電動摩托車、電動汽車發展正在逐步興起,隨之市場不斷擴大,相關的電動摩托車標準、電動汽車標準有望很快出臺,用戶的使用要求也不斷升級,比如說電動汽車要求速度達到 75馬和電動摩托的賽車以及載貨車輛的質量不確 定性,公知的電動車輪轂電機、差速電機技術,速度與扭矩不可變,無法滿足于未來電動車輛的特殊要求,現有技術在特殊的運行過程中比如爬坡負載所需大扭矩的情況下,往往表現不佳甚至于停機,尤其在車輛需要速度為前提的條件下負載力不從心,唯一的解決辦法 是放大功率。
為解決車輛在運行中更大的發揮力量,領域內開始嘗試了雙電機驅動模式,比如 說輪轂電機,當單電機出力不足時,啟動副電機工作,但這種設計方案是犧牲正常運行的單電機效率為前題。因此,技術人員將開始對側置式高速電機展開了研究,例如專利號為200610138450.2兩輪電動車的驅動裝置中國發明專利,十年前就提出了主副電機帶動主動齒輪的傳動方案,該該專利的制動方面釆用碲(錯別字,應該是:蹄)塊14通過軸承13與中軸9連接,這種設計使技術人員在實際應用中無法組合,因為軸承外部始終有一圓周的軸承固定位得以固定,而中軸9在運行中是轉動狀態無法與所述的碲塊14連接,同時,蹄塊在制動中,至少是連接部分的一端需要轉動角度使工件外徑放大與輪轂內徑抱死。
因此,200610138450.2的專利技術存在著制動安全問題有待電動車領域技術人員進一步完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200610138450.2專利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安裝剎車片的轂剎盤,且合理的與雙電機驅動裝置配合,具有制動性能好、安全可靠的優點,解決了200610138450.2專利技術無法剎車的缺陷。
本發明一種側掛式電動車雙電機驅動的轂剎盤,轂剎盤底部中心制有內凹槽,轂剎盤徑向平面制有分中的支承桿定位孔和定位桿固定孔,轂剎盤徑向外部制有箱蓋配合區,箱蓋配合區與箱蓋連接孔用螺絲固聯, 支承桿置于支承桿定位孔中為周向轉動的活動配合, 定位桿固定孔與定位桿固聯, 定位桿與剎車片的半圓形凹槽密切配合,制動時剎車片以定位桿固定孔為圓心,支承桿一端轉動使剎車片向外擴張達到制動效果。
一種形式中,轂剎盤中心穿孔,輸出軸經轂剎盤中心延伸連接輪轂和平叉,支承桿連接車輛的剎車系統,當需要制動狀態時,剎車系統拉動支承桿旋轉,使支承桿長方條轉動角度導至剎車片向外部擴張,實現剎車片與輪轂內圈嚙合制動車輪。
進一步,所述的剎車片由左右二片組合為一套制動制統,剎車片用金屬鋁為支架,外部包有剎車皮,剎車片的一端為半圓形缺口狀,二片組合以后成為圓孔,圓孔與定位桿配合,剎車片的另一端平面直壁狀,與支承桿長方條配合;剎車片的內置支架中制有左右對應的穿孔,穿孔安裝拉簧,拉簧用作于剎車片制動后的復位。
本發明一種側掛式電動車雙電機驅動的轂剎盤,應用于減速箱驅動的二輪電動車的后輪制動,轂剎盤通過對減速箱箱蓋的合理固定連接,能夠使車輛在正常行駛時的應急制動,徹底解決了200610138450.2專利技術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俯視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仰視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與驅動電機組合示意圖;
圖4是剎車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側掛式電動車雙電機驅動的轂剎盤,如圖1、2、3、4所示,轂剎盤底部中心制有內凹槽4,轂剎盤徑向平面制有分中的支承桿11定位孔1和定位桿21固定孔2,轂剎盤徑向外部制有箱蓋6配合區3,箱蓋6配合區3與箱蓋6的連接孔用螺絲固聯, 支承桿11置于支承桿11定位孔1中為周向轉動的活動配合, 定位桿21固定孔2與定位桿21固聯, 定位桿21與剎車片7的半圓形凹槽密切配合,制動時剎車片7以定位桿21固定孔2為圓心,支承桿11一端轉動使剎車片7向外擴張達到制動效果。
一種形式中,轂剎盤中心5穿孔,輸出軸61經轂剎盤中心5延伸連接輪轂和平叉,支承桿11連接車輛的剎車系統,當需要制動狀態時,剎車系統拉動支承桿11旋轉,使支承桿11長方條轉動角度導至剎車片7向外部擴張,實現剎車片7與輪轂內圈嚙合制動車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潔瓊,未經金潔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94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