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48204.1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8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徐亞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4B26/26 | 分類號: | C04B26/26;C04B111/20;C04B111/34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34117 | 代理人: | 李德勝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瀝青 混凝土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高溫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自從發現了瀝青路面的防塵、抗震、阻滑、降噪、經久耐用的多種優點后,瀝青混凝土路面已經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我國,瀝青路面的鋪設面積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位。
伴隨著大規模道路建設的發展,筑路材料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瀝青材料的供應量和質量,成為制約高等級道路發展的命脈。
普通瀝青已不能滿足高等級重載路面的需求,在高溫度及高壓力受力環境下,普通瀝青路面的剛性、彈性、韌性、變形隨從性顯著不足,普通瀝青混合料在60℃的動力粘度較小,在高壓力作用下易出現車轍,在界面剪應力作用下易出現推移、擁抱,在溫度差作用下鋼板變形較大而混合料變形協從性較差易出現開裂,抗溫度疲勞和荷載疲勞性能較差易產生開裂、脫落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進一步提供一種耐高溫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耐高溫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tep1,將基質瀝青倒入反應器,反應器內溫度升高至300-320℃,然后加入全氟醚橡膠,氫化丁腈橡膠,硼硅橡膠,膠姆基酯膠和SBS熱塑性彈性體,攪拌反應80-90分鐘;
Step2,將反應器內溫度降低至200-220℃,加入糠醛,石棉粉,氧化鋅,氮化硅,碳化鉻,鍍鋁玻璃微珠,硫酸鈣晶須粉和氯化石蠟,攪拌反應50-60分鐘;
Step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倒入超聲波分散機中,再加入復合樹脂,二甲苯,環烷酸鋅,石油磺酸鋇,煤油,月桂酰二乙醇胺和助劑,進行超聲波分散,超聲波功率為120-150W,分散時間為30-50分鐘,分散溫度為150-160℃;
Step4,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物采用高速剪切機在150-160℃、8000-9000轉/分剪切速度下剪切分散10-20分鐘,停止后在150-160℃下攪拌30-50分鐘,即制得耐高溫瀝青混凝土。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為:基質瀝青80-100份,全氟醚橡膠15-20份,氫化丁腈橡膠10-15份,硼硅橡膠8-10份,膠姆基酯膠10-20份,SBS熱塑性彈性體5-8份,糠醛10-12份,復合樹脂15-20份,石棉粉2-5份,氧化鋅0.5-1份,二甲苯5-8份,環烷酸鋅2-4份,石油磺酸鋇2-5份,煤油5-8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5-0.8份,氮化硅1-4份,碳化鉻0.1-0.2份,鍍鋁玻璃微珠1-2份,硫酸鈣晶須粉5-8份,氯化石蠟5-8份,助劑2-5份。
進一步地,各原料的優選重量份數為:基質瀝青100份,全氟醚橡膠15份,氫化丁腈橡膠15份,硼硅橡膠8份,膠姆基酯膠18份,SBS熱塑性彈性體6份,糠醛12份,復合樹脂18份,石棉粉3份,氧化鋅0.5份,二甲苯5份,環烷酸鋅3份,石油磺酸鋇3份,煤油8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6份,氮化硅2份,碳化鉻0.18份,鍍鋁玻璃微珠1.5份,硫酸鈣晶須粉6份,氯化石蠟7份,助劑3份。
其中,所述助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高嶺土50%,桐油4%,聚磷酸銨5%,木質素磺酸鈣8%,氧化鈣5%,磷酸三氯乙基酯10%,鎂粉2%,丙烯酸十八酯6%,錳渣10%。
其中,所述復合樹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環氧樹脂乳液35%,環氧樹脂固化劑乳液25%,硫磺10%,乳化劑5%,羧甲基纖維素5%,氯化銨4%,消泡劑2%,炭黑10%,去離子水4%。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基質瀝青為主料,輔以全氟醚橡膠,氫化丁腈橡膠,硼硅橡膠,膠姆基酯膠和SBS熱塑性彈性體,使得混合料的耐高溫性能顯著提升,高溫環境下動力粘度大,再加入復合樹脂,可有效提高混合料的塑性,進一步配合其余各原料,各原料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產生復合效應,形成一個改善道路瀝青性能的體系,使道路瀝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溫、耐老化、耐疲勞、粘度高、抗裂縫等優點,制備方法各項參數科學合理,不需要特殊設備,加工方法簡便,生產成本較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耐高溫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學院,未經合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82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止氣體回流的新型井下工具
- 下一篇:一種混凝土柱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