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寒區廢棄砂場兩棲動物退化生境恢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47851.0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11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錄三;蔡文倩;劉云龍;徐飛;袁鵬;隋文志;林巋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G2/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11388 | 代理人: | 王新發;常亞春 |
| 地址: | 10002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棄 兩棲動物 退化 生境 恢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寒區廢棄砂場兩棲動物退化生境恢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恢復方案設計、2)地貌類型改造、3)植被快速恢復和4)小生境營造;本發明可快速有效地提升兩棲動物的生境質量,進而助力于提高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系統功能,成本低,生態效益良好,適合在寒區河流物理干擾較為嚴重的區域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寒區廢棄砂場兩棲動物退化生境恢復方法。
背景技術
兩棲動物作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中關鍵的一環,是河流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功能保育的必要條件。兩棲動物的活動范圍局限于特定的潮濕環境中,對河流的生境質量狀況較為敏感,是良好的環境監測指示生物。然而,受高強度人為干擾的負面影響,兩棲動物生境退化嚴重,種群數量急速下降。以黑龍江省例,東北粗皮蛙為黑龍江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北林蛙已載入到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屬于予以關注的易危野生動物。
松花江流域存在著大量的采砂現象,而采砂改變河流的水文情勢,擾動水體底質,破壞岸帶植被,使得河岸帶形成大片裸露灘地或大小不一、有明顯隔離的光灘斑塊,導致兩棲動物生境嚴重退化,以致對兩棲動物群落結構產生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學者們在松花江流域開展了大量的水生態系統修復研究。然而,由于人們對兩棲動物生態學意義認識的不夠深刻,盡管其在生態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該類群生境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在我國尤其是東北地區并未有引起充分的重視。
總的來看,除用兩棲動物蛙類作為生態恢復工程效果評價的零星研究外,我國專門針對兩棲爬行動物的生境恢復工程尚未見報道,而針對河流廢棄砂場的兩棲動物生境恢復工程更是處于起步階段。本發明中,采用“恢復方案設計-地貌類型改造-植被快速恢復-小生境營造”的生境恢復技術體系,快速有效地提升兩棲動物的生境質量,助力于提高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系統功能,成本低,生態效益良好,適合在寒區河流物理干擾較為嚴重的區域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寒區采砂導致的兩棲動物生境退化問題的生境恢復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寒區廢棄砂場兩棲動物退化生境恢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恢復方案設計:選取具有恢復潛力的河流廢棄砂場,調查兩棲動物多樣性及其生境狀況,識別生境退化的驅動因子,確定生態恢復目標,設計生境恢復方案,并對恢復區進行功能分區;
2)地貌類型改造:采用挖掘機就地挖取河沙,在濱水區構筑1個倒梯形沙壩后,在壩體和壩頂客土后密植草本植物,壩基內外兩側移栽沼柳,形成生物壩。合理配置水塘、常年積水區、沼澤、林地等地貌類型,優化林蛙遷徙通道;
3)植被快速恢復:生物壩植被恢復模式為耐旱和耐水淹的草叢和灌叢,常年積水區和水塘區植被恢復模式為挺水植物,沼澤區植被恢復模式為耐水淹的草叢(濕生)和第一灌叢,林地與岸灘之間的陡坡植被恢復模式為耐旱的、固土護坡能力強的第二灌叢,岸坡上的道路植被恢復模式為喬木林;
4)小生境營造:采用樹根、樹枝、草和碎石為蛙類的繁殖、越冬、覓食和休憩等生命行為營造多孔隙的小生境。其中,水塘小生境營造模式為石塊、樹根、樹枝和草把,沼澤區與陡坡交界處、常年積水區為碎石,片狀投放。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所述功能區包括覓食區、休憩區、產卵區、越冬區、生殖休眠區及林蛙遷徙通道;棲息地寬度不少于50米。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生物壩的高度要高于常水位線,但低于豐水位線;生物壩上的草叢為豬毛蒿和獨行菜的一種或兩種,灌叢則為松江柳、卷邊柳或蒿柳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78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勞務用工惡意討薪的識別方法、平臺、設備及系統
- 下一篇:脊柱后路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