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行器的翅膀驅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47064.6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20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沈海鋒;李楊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海鋒 |
| 主分類號: | B64C33/02 | 分類號: | B64C3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喬浩剛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行器 翅膀 驅動 機構 | ||
1.一種飛行器的翅膀驅動機構,包括軸套桿(1)、中軸桿(3)和勵轉機構(2),所述中軸桿(3)縱向穿過勵轉機構(2)延伸至軸套桿(1)內頂部,所述軸套桿(1)和勵轉機構(2)之間設置有動作套(25),所述中軸桿(3)位于軸套桿(1)內部部分的頂部和底部均套裝有滾動軸承(9),且所述滾動軸承(9)和軸套桿(1)內部固定連接,所述軸套桿(1)的頂部兩端固定設置有第二鉸鏈(12),所述軸套桿(1)的底部外壁固定設置有第一鉸鏈(10),所述第二鉸鏈(12)的左右兩端均鉸接有剛性臂桿(4),所述第二鉸鏈(12)中間鉸接有第一壓電雙晶片(6),兩個所述剛性臂桿(4)和第一壓電雙晶片(6)的頂部連接在一起,兩個所述剛性臂桿(4)和第一壓電雙晶片(6)的頂部共同鉸接有連翼剛性桿(5),半圓形的連翼剛性桿(5)的底部連接有副連桿段(51),且所述連翼剛性桿(5)和副連桿段(51)一體成型,所述副連桿段(51)的頂部和底部分別鉸接有第二壓電雙晶片(7)和第三壓電雙晶片(8),且所述第二壓電雙晶片(7)和第三壓電雙晶片(8)的另一端均鉸接在第一鉸鏈(10)上,所述驅動機構整體成左右對稱;
所述勵轉機構(2)包括電磁線圈(21)、閉磁鐵片(22)、永磁鐵(23)和內骨架(24),所述電磁線圈(21)內部套裝有永磁鐵(23),且所述電磁線圈(21)套裝在內骨架(24)內部,所述閉磁鐵片(22)安裝在內骨架(24)的頂部和底部,所述中軸桿(3)從永磁鐵(23)中間穿過;
所述第一鉸鏈(10)和第二鉸鏈(12)均為柔性鉸鏈的結構形式,且所述第二鉸鏈(12)采用單端固定軸承,所述第一鉸鏈(10)采用雙端固定軸承;
所述第二壓電雙晶片(7)和第三壓電雙晶片(8)分別鉸接在第一鉸鏈(10)的兩端,第二壓電雙晶片(7)和第三壓電雙晶片(8)在平面上存在夾角,在縱向上也存在高度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行器的翅膀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鉸鏈(12)為左右成對稱結構,且所述剛性臂桿(4)分為直線段和斜向段,兩段之間的夾角在145°-165°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飛行器的翅膀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軸承(9)采用滾珠軸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行器的翅膀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線圈(21)的骨架和動作套(25)固定連接在一起,且所述動作套(25)的頂部和軸套桿(1)的底部固定連接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行器的翅膀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電雙晶片(6)與第二壓電雙晶片(7)、第三壓電雙晶片(8)所通電壓方向相反,且第一壓電雙晶片(6)所通電壓低于第二壓電雙晶片(7)和第三壓電雙晶片(8)的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海鋒,未經沈海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706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