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適用于模塊化機器人的可張合孔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945666.8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34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展朔軒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7/00 | 分類號: | B25J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模塊化 機器人 可張合孔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械電子設備技術領域的模塊化機器人結構,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模塊化機器人的可張合孔。
背景技術
模塊化機器人由許多相似的基本模塊通過模塊間的連接、分離可動態(tài)地快速變形為不同的機器人構型,以適應不同環(huán)境及工作任務的需要。其中模塊機器人各模塊間的連接、分離結構的設計至關重要。對這方面的研究,國內(nèi)還沒有相關報道。國際上針對各自設計的模塊,設計了相應的連接、分離結構,具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但當模塊出現(xiàn)故障時,其連接、分離結構就不能工作,影響了模塊的工作性能,且不具有通用性。
經(jīng)對現(xiàn)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fā)現(xiàn),Murata等人在《Artificial Intelligent in Engineering》(《工程中的人工智能》),2001年第15期,P383-387,撰文“Concept of self-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ic system”(“自重構模塊機器人的概念”),該文介紹了每個模塊接口安裝有永磁鐵、彈簧、形狀記憶合金線圈、傳感器、驅動器等,兩模塊靠四對永磁鐵吸附,吸附時,磁鐵的吸力大于彈簧的恢復力,兩模塊連接;當兩模塊要脫離時,給形狀記憶合金(SMA)線圈加熱,SMA產(chǎn)生變形,此時,SMA的變形力和彈簧的彈力大于磁鐵的吸力,兩模塊脫離。由于該接口磁鐵磁力較難測定,且連接不穩(wěn)定,模塊受重力作用有可能脫落或偏離原來位置而影響模塊間的對接,該種接口只適合較輕模塊間的對接,不具有通用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適用于模塊化機器人的可張合孔,使其能完成一般較大模塊間的連接、分離動作,并且當模塊出現(xiàn)故障時,不影響模塊機器人的工作性能,從而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包括:張合單元、驅動單元、外殼,張合單元中的張合孔底座與驅動單元中的導軌筒聯(lián)結,驅動單元中的導軌筒和電機與外殼固結,驅動單元工作,張合單元可以自由張開、合攏,可完成相鄰模塊的連接、分離,便于故障模塊的快速修復。
所述張合單元包括:張合半孔、軸、張合孔底座,兩個張合半孔合在一起通過軸固定在張合孔底座上,張合孔底座與驅動單元中導軌筒聯(lián)結。驅動單元工作,通過驅動單元中的傳動裝置可使兩個張合半孔繞著軸張開或閉合。
所述驅動單元包括:圓套筒、滑塊、絲桿、導軌筒、電機,圓套筒底部與滑塊固結,滑塊套在絲桿上,絲桿與電機固聯(lián),圓套筒套在導軌筒外。電機工作,絲杠旋轉,驅動滑塊在導軌筒兩側所開的導軌中上下移動,從而使滑塊帶動圓套筒上下移動,圓套筒向上運動后能使兩個張合半孔合起來,圓套筒向下運動后能使兩個張合半孔張開。
本發(fā)明針對模塊化機器人能夠完成故障模塊的連接和分離,設計了模塊化機器人的可張合孔,完成了模塊機器人各相鄰模塊間的快速連接、分離的任務,增強了模塊機器人適應不同狀況的工作能力。工作時,電機驅動絲杠旋轉,帶動滑塊在導軌筒兩側所開的導軌中上下移動,從而使滑塊帶動圓套筒上下移動,圓套筒向上運動,兩個張合半孔繞著軸閉合,完成相鄰兩模塊的連接;圓套筒向下運動,兩個張合半孔繞著軸張開,完成相鄰兩模塊的分離。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在分析模塊機器人各相鄰模塊快速連接、分離任務的特點后,設計了一種便于完成故障模塊分離、連接的模塊機器人的可張合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張合單元、驅動單元、外殼,其連接方式為:張合單元中的張合孔底座與驅動單元中的導軌筒聯(lián)結,驅動單元中的導軌筒和電機與外殼固結,驅動單元工作,張合單元可以自由張開、合攏,可完成相鄰模塊的連接、分離,便于故障模塊的快速修復。
所述張合單元包括:兩個張合半孔1和2、軸3、張合孔底座4。連接方式為:兩個張合半孔1、2合在一起通過軸3用鉸鏈固定在張合孔底座4上,張合孔底座4與驅動單元中導軌筒8聯(lián)結。驅動單元工作,通過驅動單元中的傳動裝置可使兩個張合半孔1、2繞著軸3張開或閉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展朔軒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長沙展朔軒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56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