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對傳統LiDAR濾波誤差的快速修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45269.0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57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江虹;楊浩;趙平;潘文武;竇延娟;黃何;李坤;熊程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綿陽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濾波 濾波算法 測量 機載激光雷達 適應復雜地形 修正 時間復雜度 測繪技術 處理數據 典型問題 濾波處理 濾波誤差 擬合曲線 曲線輪廓 曲線擬合 時間開銷 數據需要 整體判斷 智能算法 閾值計算 傳統的 地物 點集 構建 算法 坡度 空洞 優化 | ||
1.本發明專利是一種對經典LiDAR濾波算法結果進行優化的算法模型,其特征在于:
算法數據來源為經典LiDAR濾波算法濾波結果;濾波方式為一維濾波,數據格網化后采用逐行推進的方式;對地面的描述采用一元四次曲線擬合;采用初始設定閾值并參考待判斷點地面坡度的方法來確定濾波閾值;將待判斷點加入點集,并以點集為單位進行判斷;
算法結果將點云數據劃分為兩類:地面點、非地面點。
2.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維濾波方式,其特征在于:利用格網化操作規范化原始數據,并逐行推進濾波以提高精度;
其步驟如下:
1)根據原始數據點的密度,計算網格尺寸以及數量,盡量將不同點裝入不同網格;此操作后即可用網格的行、列來描述數據點的行、列;
2)以格網化完成后的數據進行逐行濾波,每一行數據點可粗略看作R2平面上的離散數據點,將每一行中的非地面點判斷完成后即可得到全局非地面點。
3.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曲線擬合操作及計算濾波閾值操作,其特征在于:
采用曲線擬合方式,以可靠地面點擬合出一元四次曲線用于描述地面走向,并根據地面坡度確定濾波閾值以提高算法適應性和濾波精度;
一元四次方程公式為
其中a, b, c, d, e為擬合參數,用于描述曲線的走勢,(X, Y)為數據點坐標;方程中含有五個未知數,于是在計算時采用五個數據點數據代入計算;對于數據點坐標(X1~5,Y1~5)可列如下方程組:
設有矩陣M、X、Z,分別構造如下:
M = X= Z =
原方程組寫作矩陣乘法格式MX=Z,由最小二乘法解得:
矩陣X即為底面曲線的擬合參數矩陣,代入一元四次方程即完成曲線擬合;
找到待擬合點后根據其X軸坐標代入地面曲線即得到該處擬合高程,若實際高程于擬合高程之間的差值大于濾波閾值,則將該點加入待判斷點集;
其中濾波閾值的確定分為兩部分:1.預先設定閾值;2.根據地面曲線坡度對設定閾值進行調整。
4.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對待判斷點集的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高程”“X坐標”“和周圍點差異值”等屬性均相近的點納入同一點集,并對點集進行統一判斷;
對于一般點集,判斷的依據為:若點集左端點與左端地面點之間有大于濾波閾值的高程階躍,且點集右端點與右端地面點之間有大于濾波閾值的高程階躍,則認為該點集為非地面點;
對于位于數據空洞中的零星數據點集,判斷的依據為:若“點集左端點與左端地面點之間的坡度”和“左端地面坡度”之間差值大于最大可容忍角度,且“點集右端點與右端地面點之間的坡度”和“右端地面坡度”之間的差值大于最大可容忍角度,則認為該點集為非地面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綿陽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南科技大學;綿陽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526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圖像匹配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人臉識別的圖片智能裁剪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