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紡織纖維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44404.X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1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陸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邳州市銀潮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8/18 | 分類號: | D01F8/18;D01F8/0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唐猛 |
| 地址: | 221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 纖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材料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紡織纖維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世界各國都把發展新材料作為發展經濟、推動技術進步的重要方面。目前全球新型纖維產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千億美元,成為紡織行業的新型“戰略支柱產業”之一。紡織纖維可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其中,化學纖維包括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和無機纖維。
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含纖維素紡織材料的生產方法,由于在該技術中需要用到大量的交聯劑,交聯劑雖然能使纖維有著良好的力學強度,但交聯劑對環境的污染性和環境穩定性較差,不能使材料保持持久的力學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紡織纖維制備方法,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能有效減少纖維之間的摩擦,制備方法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為實現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紡織纖維制備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幾丁質70-80份、羥基甲基纖維素15-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20份、聚乙烯醇7-14份、二水合酒石酸鈉3-5份、六甲環三矽氧烷2-4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1-1.5份、顏料1-1.5份。
進一步的,將幾丁質70-80份、羥基甲基纖維素15-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20份、聚乙烯醇7-14份、二水合酒石酸鈉3-5份、六甲環三矽氧烷2-4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1-1.5份、顏料1-1.5份加入高壓均質機中,混合均勻,在310-330°C下熔融,以1700-2000m/min 的紡絲速度進行紡絲,通過牽拉處理,制得紡織纖維。
進一步的,所述高壓均質機的壓力為 18-20Mpa。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 以幾丁質和羥基甲基纖維素為主要原料,制得的紡織纖維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
2. 加入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六甲環三矽氧烷,具有良好的柔順性能,能有效減少纖維之間的摩擦,減少起球和靜電現象的產生。
3.制備方法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將幾丁質70kg、羥基甲基纖維素15kg、聚二甲基硅氧烷15kg、聚乙烯醇7kg、六甲環三矽氧烷2kg、聚乙烯吡咯烷酮1kg,加入高壓均質機中,18Mpa 壓力下,加入二水合酒石酸鈉3kg,混合均勻,在 310℃下熔融,以1700m/min 的紡絲速度進行紡絲,通過牽拉處理,制得紡織纖維。
制得紡織纖維材料的性能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2
將幾丁質75kg、羥基甲基纖維素20kg、聚二甲基硅氧烷18kg、聚乙烯醇10kg、六甲環三矽氧烷3kg、聚乙烯吡咯烷酮1.2kg,加入高壓均質機中,19Mpa 壓力下,加入二水合酒石酸鈉4kg,混合均勻,在 320℃下熔融,以1800m/min 的紡絲速度進行紡絲,通過牽拉處理,制得紡織纖維。
制得紡織纖維材料的性能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3
將幾丁質80kg、羥基甲基纖維素25kg、聚二甲基硅氧烷20kg、聚乙烯醇14kg、六甲環三矽氧烷4kg、聚乙烯吡咯烷酮1.5kg,加入高壓均質機中,20Mpa 壓力下,加入二水合酒石酸鈉5kg,混合均勻,在 330℃下熔融,以2000m/min 的紡絲速度進行紡絲,通過牽拉處理,制得紡織纖維。
制得紡織纖維材料的性能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邳州市銀潮紡織有限公司,未經邳州市銀潮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44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環形換熱器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用電設備立桿快速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