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病毒甘薯種間漸滲系的培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40343.X | 申請日: | 201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80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曹清河;趙冬蘭;張安;唐君;周志林;戴習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2211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病毒 甘薯 種間漸滲系 培育 方法 | ||
1.一種耐病毒甘薯種間漸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1)甘薯與近緣野生種種間雜種的獲得:以栽培種徐薯18為母本,抗病毒甘薯野生種為父本雜交獲得雜種F1,通過抗性、GISH和SSR分子標記鑒定真實雜種;所述抗病毒甘薯野生種為
(2)甘薯種間漸滲系的培育:選擇真實雜種為母本,栽培種徐薯18為輪回親本回交3代,獲得甘薯種間漸滲系;
(3)甘薯種間漸滲系耐病毒鑒定:獲得的甘薯種間漸滲系在每年3月中下旬開始育苗,5月下旬栽插,7月底和9月中旬對田間SPVD發病情況進行統計,按如下公式分別計算7月底和9月中旬的病情指數: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對級值數)/(調查總數×7)×100,根據計算得到的7月和9月的病情指數,計算病情指數平均值,再根據病情指數平均值和公式:耐病指數=100%-病情指數平均值,計算其耐病指數,病情指數平均值<15,即耐病指數>85的株系即為耐病毒甘薯種間漸滲系,其中,相對級值數的分級標準為:0級為:無癥狀,1級為:有輕微的癥狀包括輕微的褪綠或紫斑;3級為:有中度癥狀,包括褪綠、脈明、中脈褪綠、斑駁和花葉;5級為:植株沒有矮化,但表現嚴重的明脈、斑駁、褪綠斑和花葉等癥狀;7級為:植株嚴重矮化、葉片變小畸形和嚴重褪綠等癥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栽培種徐薯18通過如下步驟獲得:以日本牽牛為砧木,5月中旬,待砧木莖基部長0.5-1cm時,選擇健壯植株切除頂部進行嫁接,剪直徑在0.5-1cm的健康高剪徐薯18苗子做接穗,利用插接法進行嫁接,1-2周嫁接成活后移入雜交盆,進行8h短日照光周期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抗病毒甘薯野生種在露地開花期為7-10月,嫁接后的徐薯18經過30-40天暗處理,在8月初大量現蕾,使雙方現蕾時間重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甘薯種間漸滲系的培育方法為對徐薯18提前去雄和套袋,混合抗病毒甘薯野生種花粉,于第二天早上8:00-10:00授粉,雜交后封閉花冠,防止昆蟲傳粉,授粉數量>100朵花,雜交后經過40-50天,果實成熟,當果柄變干后采收,對雜種實生種子破殼、催芽和播種,等待苗子成株后,扦插擴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經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034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