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封閉性海域的生態凈化裝置與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39106.1 | 申請日: | 2017-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3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見凱;駱其君;嚴小軍;朱藝峰;周成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52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封閉性 海域 生態 凈化 裝置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洋生態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半封閉性海域的生態凈化裝置與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半封閉性海域是由于人為或自然的因素,導致了與鄰近海域的隔離,而陸源的影響依然存在,因此,該海域的水流不暢、水體交換差,富營養化嚴重,易出現嚴重的赤潮災害。而在自然海域開展生態凈化,通常是導入大型經濟藻類,利用大型經濟藻類的生長進程,而吸收海域中的C、N、P等元素,通過收獲大型經濟藻類從而將水體中的營養物質轉移出該海洋系統。持續運轉后,將有效地改善養殖區水質富營養化情況,降低水域中的營養鹽水平,增加水體中溶解氧,改善水質,凈化養殖海域生態。
目前,在自然海域改善養殖區水質富營養化已有相關報道,發明專利CN105165680A公開了一種大黃魚-龍須菜綜合養殖匹配模式,該專利提供了一種在大黃魚養殖網箱內掛養龍須菜的方法。發明專利CN103598081A公開了一種人工藻場及其構造方法,通過固定繩將若干藻礁連接在一起,藻礁之間掛有大型經濟貝類成藻,藻礁上附有大型經濟貝類幼苗。發明專利CN103609424A公開了一種復合型人工藻礁,利用廢棄貝殼制作的網袋放入金屬框架內,通過苗繩上藻體的孢子放散與附著可構成親生物性礁體。但是,鑒于大型經濟藻類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并且到一定時期就開始衰老死亡,因此,往往局限于特定的空間與時間中,而水體中大量存在的是海洋微藻,因此,以上專利對海域中的浮游生物的種類及生物量并沒有實質性的改善。
海洋中存在著大量的微藻,海洋微藻是一把雙刃劍,首先,作為初級生產者,海洋微藻能從海洋中吸收氮和磷,并釋放大量溶解氧;但是,由于海洋微藻的個體較小,難以收獲,不能及時采集、分離而脫離水體,并快速腐爛,又迅速溶解體內的氮和磷到環境中,從而影響水質。在富營養化半封閉性海域中,海洋微藻具有生物量快速增加、甚至爆發的可能性。因此,海洋微藻只能作為生態修復的組成環節之一,難以充當海洋生態凈化者。因此,一種能夠迅速減少海洋微藻的裝置或方法亟待被研發,以實現半封閉性海域中海洋微藻的種類、數量以及生物量達到動態平衡。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半封閉性海域的生態凈化裝置與使用方法,并根據實際的情況,確定適宜的培育方式、檢測方法、培育密度、管理措施,實現設定海域的生態凈化。
一種半封閉性海域的生態凈化裝置,由若干個生態凈化單元組成,所述生態凈化單元之間通過連接纜繩串聯排布;所述生態凈化單元包括若干個從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柵欄狀的養殖籠,所述養殖籠之間通過連接吊繩進行連接,所述養殖籠的最上方安裝有若干個浮球,位于最頂端的養殖籠的頂蓋邊緣通過樁纜拴系在樁上,所述樁的底部固定在海底;所述養殖籠的底部和四周均鋪設有塑料漁網,所述養殖籠內布有供貝類附著的養殖基質,所述養殖籠的底部鋪設有防止養殖基質漏出的封底篩絹,所述養殖籠的頂部還鋪設有封口篩絹。
優選的,每排生態凈化單元之間的距離為2m。
優選的,所述連接纜繩為采用3股單繩混紡而成的混紡繩,每股單繩由1:1的維尼綸與塑料單絲混捻而成,所述連接纜繩的直徑為4cm。
優選的,所述養殖籠為方形養殖籠或圓柱形養殖籠。
優選的,所述連接吊繩的長度為0.5m;所述浮球為充氣浮球,所述浮球通過浮球吊繩固定連接在位于最頂端的養殖籠的上方。
優選的,所述養殖籠的四周還鋪設有圍籠篩絹。
優選的,所述塑料漁網的孔徑小于貝類;所述封底篩絹的孔徑為60-100目;所述封口篩絹的孔徑為120-160目;所述圍籠篩絹的孔徑為120-160目。
進一步,位于最頂端的養殖籠內的養殖基質為細沙,所述細沙用于培養用于培育琴文蛤、菲律賓蛤仔、四角蛤蜊中一種或多種,所述細沙的直徑小于琴文蛤、菲律賓蛤仔或四角蛤蜊;位于下層的養殖籠內的養殖基質為用于培育毛蚶和/或泥蚶的細海泥。
進一步,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半封閉性海域的生態凈化裝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需凈化的半封閉性海域的海洋微藻種類及水層篩選貝類品種,采集貝類幼苗進行海區馴化;
(2)在生態凈化裝置的養殖籠的底部和四周均鋪設塑料漁網,在養殖籠的底部和頂部分別進行封底篩絹和封口篩絹的鋪設,根據培養的貝類品種布入相應的養殖基質,將經過步驟(1)馴化的貝類放入相應的養殖籠內,將養殖籠布設到需凈化的半封閉性海域的相應水層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91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