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38093.6 | 申請日: | 201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69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和必爾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C21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215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余熱 回收 功能 節能型 熱處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包括加熱腔,所述加熱腔下方左右對稱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下方固定連接有水平置物板,水平置物板下方左右對稱固定連接有萬向輪,加熱腔外側固定連接有燃燒腔,燃燒腔環繞于加熱腔外側,所述燃燒腔上方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支架,電機支架下方固定連接有電機,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水平轉軸,水平轉軸與加熱腔轉動連接,所述水平轉軸外側固定連接有螺旋絞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進行加熱時不僅能夠進行加熱,同時裝置能夠進行攪拌使得加熱更加均勻,同時裝置在加熱時充分利用煙氣余熱,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值得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處理裝置,具體是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
背景技術
加熱爐是將物料或工件加熱的設備。按熱源劃分有燃料加熱爐、電阻加熱爐、感應加熱爐、微波加熱爐等,應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機械、熱處理、表面處理、建材、電子、材料、輕工、日化、制藥等諸多行業領域。工業燃油、燃氣、燃燒鍋爐設計制造時,為了防止鍋爐尾部受熱面腐蝕和積灰,一般情況下排煙溫度不低于160~180℃左右,最高可達500~700℃,高溫排放不但造成大量熱能浪費,同時也污染環境。目前不同的行業使用的煙氣余熱的換熱器種類很多,回收的熱量根據需要加熱水、發生蒸汽作加熱爐補水和生活用水,或加熱空氣用作鍋爐助燃風或物料的干燥,但現有的冶金、機械等行業的熱處理爐設計結構不合理,使煙氣的熱利用率非常低。
為此中國專利(授權公告:CN206477010U)公開了一種旋轉式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金屬材料熱處理爐,雖說該裝置再利用煙氣的方面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提升幅度有限,熱效率依舊較低。為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出了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以解決上述背景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包括加熱腔,所述加熱腔下方左右對稱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下方固定連接有水平置物板,水平置物板下方左右對稱固定連接有萬向輪,加熱腔外側固定連接有燃燒腔,燃燒腔環繞于加熱腔外側,所述燃燒腔上方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支架,電機支架下方固定連接有電機,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水平轉軸,水平轉軸與加熱腔轉動連接,所述水平轉軸外側固定連接有螺旋絞龍,螺旋絞龍與加熱腔內側壁相配合;所述燃燒腔頂部右側固定連接有集熱漏斗,集熱漏斗頂部固定連接有回熱管,所述回熱管末端與燃燒腔左下方相連通,所述回熱管中部固定連接有阻流閥,回熱管中固定連接有保溫管,保溫管穿過燃燒腔呈S形纏繞于加熱腔上方,所述保溫管位于阻流閥右側。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萬向輪通過螺栓與加熱腔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架與加熱腔采用焊接方式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熱腔右側固定連接有進料管道,進料管道末端呈漏斗狀。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機為調速電機。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熱腔左下方固定連接有出料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進行加熱時不僅能夠進行加熱,同時裝置能夠進行攪拌使得加熱更加均勻,同時裝置在加熱時充分利用煙氣余熱,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具有余熱回收功能的節能型熱處理爐中A-A處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和必爾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和必爾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80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