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36410.0 | 申請日: | 2017-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76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雨湃建筑節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04 | 分類號: | E04D13/04;F16K1/32;F16K31/22;F16K5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 地址: | 20008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虹吸 雨水 進水 調節 | ||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包括雨水斗底盤、位于雨水斗底盤上的導流罩、設于雨水斗底盤底部的虹吸尾管、盛水斗和浮球控制閥;盛水斗包括由至少兩個葉片沿雨水斗底盤內側周向依次拼接成型的倒錐形盛水斗本體,盛水斗本體底部設有安裝孔;浮球控制閥包括緊配就位于安裝孔的連接閥桿,連接閥桿高位端設有浮球,連接閥桿的低位端連接有閥芯,且浮球位于盛水斗內,閥芯位于虹吸尾管的進水管口的上方;閥芯通過第一彈簧與葉片相連接;進水調節閥上設有用于控制葉片開合度的限制部件,當葉片打開時,該限制部件使葉片部分打開,同時使得閥芯高于虹吸尾管的進水管口。提供形成虹吸現象的斗前水深,加速虹吸形成過程,提高排水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給排水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
背景技術
雨水斗是排水系統的關鍵部分。雨水斗通過與相應的配件組合能適合不同的屋頂進行雨水排放,例如:混凝土屋頂、金屬屋頂、木屋頂、考慮人行走或綠化的屋頂、屋面不平呈梯形結構的屋頂、高架等。
盡管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按虹吸滿管壓力流流態設計,但系統并不是始終在虹吸滿管壓力流流態下工作。從重力流方式開始,系統處于波浪流和脈沖流流態。隨著雨量增大,斗前水深逐步增大,系統流態逐步過渡到活塞流和泡沫流,并間隙性的出現虹吸滿管壓力流流態。因此,現有技術中的雨水斗形成虹吸完全依靠自然形成,多數設計是減少雨水流入時參雜的氣泡,而未有對虹吸形成的速度進行人工干擾,導致在中雨或雨量小時難以快速形成虹吸滿管壓力流流態,甚至不能形成虹吸,進行影響排水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能夠根據雨量自動調節虹吸尾管進水口的開度,加速虹吸形成過程,提高排水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一種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包括雨水斗底盤、位于所述雨水斗底盤上的導流罩及設于雨水斗底盤底部的虹吸尾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盛水斗和浮球控制閥;
所述盛水斗包括由至少兩個葉片沿所述雨水斗底盤內側周向依次拼接成型的倒錐形盛水斗本體,所述盛水斗本體底部設有安裝孔,所述盛水斗本體的頂部固定于所述導流罩下部;
所述浮球控制閥包括緊配就位于所述安裝孔的連接閥桿,所述連接閥桿高位端設有浮球,所述連接閥桿的低位端連接有閥芯,且所述浮球位于所述盛水斗內,所述閥芯位于所述虹吸尾管的進水管口的上方;所述閥芯通過第一彈簧與所述葉片相連接;
其中,所述進水調節閥上設有用于控制葉片開合度的限制部件,當葉片打開時,該限制部件使葉片部分打開,同時使得所述閥芯底部高于所述虹吸尾管的進水管口。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中,所述限制部件為設置在所述第一彈簧內的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彈性系數大于第一彈簧的彈性系數。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中,所述限制部件為設置在相鄰葉片間沿其高度方向接縫間的繃緊帶,所述繃緊帶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相鄰所述葉片的內側壁上。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中,所述限制部件設置在相鄰的第一葉片和第二葉片間,所述第一葉片的第一側壁沿其高度方向設有向所述盛水斗內側延展的第一彎折部,所述第二葉片與所述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上設有沿其周向朝向所述第一葉片延伸的延展部,所述延展部的端部設有向所述盛水斗外側延展的第二彎折部,且所述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相適配。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中,所述葉片包括固定端和活動端,所述固定端連接于所述導流罩下部,所述活動端沿所述錐形盛水斗本體底部漸縮形成所述安裝孔。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中,所述葉片為彈性拼板。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虹吸雨水斗進水調節閥中,所述彈性拼板為塑料拼板或橡膠拼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雨湃建筑節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雨湃建筑節能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64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變電站運維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光伏電站配套的組合式儲能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