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33187.4 | 申請日: | 201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1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世榮;史作民;張小平;鐘哲科;卞方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4/30;A01G24/28;A01G24/22;A01G24/15;A01G24/12;C08G18/66;C08G18/32;C08G18/48;C08J9/08;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1000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困難 立地 植被 恢復 方法 | ||
1.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植物種子或幼苗種植在聚氨酯-植物生長基質復合體中,待種子或者幼苗生長到高20厘米以上后再將該復合體連同栽種的植物直接放入困難立地土壤的種植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植物生長基質復合體是親水聚氨酯網格和植物生長基質組成,其中,親水聚氨酯網格將植物生長基質材料包在網格中,兩者的質量分數分別為親水聚氨酯網格15-25%,植物生長基質75-8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親水聚氨酯網格是通過在親水聚氨脂泡沫在合成過程中添加發泡劑、催化劑、擴鏈劑、保水劑交聯處理制成,其中親水聚氨脂泡沫采用聚醚多元醇和異氰酸酯合成,其中聚醚多元醇和異氰酸酯按1:1的比例混合,在混合過程中添加質量分數為20-30的發泡劑,0.2-0.4的擴鏈劑和0.3-0.5的保水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親水聚氨脂泡沫采用聚醚多元醇和異氰酸酯合成,所述的聚醚多元醇為聚醚三醇,分子量為2500-6000,羥值50-60mgKOH/g,官能團為3;所述的異氰酸酯為甲苯二異氰酸酯或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親水聚氨脂泡沫合成過程中添加的發泡劑為去離子水,擴鏈劑為磺酸型親水單體1,2-二羥基-3-丙磺酸鈉(DHPA),保水劑為丙烯酸鹽/丙烯酰胺交聯型共聚物、淀粉/丙烯酸共聚物及纖維素與丙烯酸鹽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長基質由泥炭、生物炭和粘土礦物組成,三者的質量分數分別為40-80%、10-30%和10-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長基質由泥炭、生物炭、粘土礦物組成,其中,泥炭是指機質含量60-90%、pH值4.5-6.0、總孔隙大于65%、長度小于2毫米的泥炭顆粒;生物炭通過植物源生物質在無氧或氧氣濃度小于2%的缺氧、溫度450-700℃的條件下裂解產生的固體產物,顆粒大小過80目篩;礦物粘粒為珍珠巖、蛭石、蒙脫石、硅藻土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顆粒大小過100目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困難立地的植被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植物生長基質復合體按下列步驟生產得到:先將將聚醚多元醇、發泡劑、擴鏈劑和保水劑,按配比混合,再植物生長基質,在容器內充分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異氰酸酯,計時攪拌8-10秒,待液體物料出現大量的細小泡沫,倒入模具中,在溫度20-35℃條件下靜止10-20分鐘后脫模,再把脫模后產品放置在40-50℃通風、相對濕度小于50%的環境下熟化24-48小時后得到具有網狀結構的聚氨酯-植物生長基質復合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未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318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