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打印零部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31605.6 | 申請日: | 201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77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鄔蓉蓉;朱時陽;陳銘;張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2F3/105 | 分類號: | B22F3/105;B33Y1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南寧東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戴燕桃,巢雄輝 |
| 地址: | 530023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印 零部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 3D 打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3D打印零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電氣設備維護檢修作業中,由于存在大量磨損、壽命周期失效或損壞的零部件。由于廠家已不再生產該型號設備,無法提供部件更換和維護,而只能更換整個模塊或者導致整套設備待修、提前結束設備使用的問題。同時,還存在緊急需要某種備/配件(如末屏蓋、GIS取氣口、取油口等),但采購周期長,而無法及時更換或使用的問題。在生產一線,檢修人員存在自行創新和設計改進工作器具的需求,若采用傳統生產方法,開模鑄造,存在批量少,成本高的問題,造成單件或少量設計的工具幾乎無法實現。而大量儲備備品備件將耗費倉儲資源及浪費資金,而不能及時更換零件又將導致設備“帶病工作”,降低供電可靠性。為此,需要一種新的方法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 3D 打印零部件的方法,以解決目前通過人工或模具的方式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3D打印零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采用“木”質材料將所述零部件雕刻成型;
S2:通過3D掃描技術將該“木模”錄入建模軟件,由建模軟件完成3D建模,獲得所述零部件的3D模型;
S3:對所述3D模型的磁、熱、力學進行穩定性分析;
S4:將所述 3D 模型進行切片處理,獲得所述 3D 模型的逐層截面;
S5:根據所述 3D 模型的逐層截面,利用激光燒結的方法將粉末盒內的粉末進行逐層打印成型。
S6:去除所述粉末盒內剩余的粉末并將打印成型的物體從打印平臺上分離。
優選的,所述穩定性分析采用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
優選的,所述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具體為:
采用集成數字化設計與仿真一體技術,應用有限元方程求解物理場和泛函的極值問題,由求解給定的泊松方程轉化為求解泛函的極值問題。
優選的,所述有限元方程為加權余數法中的迦遼金法(Galerkin)或最小二乘法。
優選的,所述步驟S4包括:
在所述 3D 模型上建立支撐物,將所述 3D 模型進行切片處理,獲得所述 3D 模型的逐層截面;在所述步驟S6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S7:將支撐物部分從所述打印成型的物體上分離。
優選的,所述零部件為金屬,所述粉末盒內的粉末為金屬合金粉末,用于打印所述支撐物部分的粉末為可溶粉末。
優選的,所述合金為鈦合金。
優選的,所述步驟S7通過溶解的方式將支撐物部分從所述打印成型的物體上分離。
優選的,所述切片的厚度為0.01mm~0.02mm。
優選的,所述切片的厚度為0.01mm。
本發明的益處在于:
(1)以較低的成本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且相比現有技術大大提高了效率。
(2)采用多物理場耦合仿真設計方法完成建模,減少定制時間,并使得該3D打印設計能夠切實推廣應用至生產一線。
(3)通過運用有限元技術,保證了零部件的使用壽命,降低制造成本和產品報廢率,縮短制造周期。
(4)使用金屬合金材料進行打印,使得零部件材料結晶、合金化方面普遍優于傳統鍛造工藝。
附圖說明
圖 1 是本發明實施例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3D打印零部件的方法,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S1:用戶僅需采用“木”質材料將要打印的零部件雕刻成型;
S2:通過3D掃描技術將該“木模”錄入建模軟件,由建模軟件完成3D建模,獲得所述零部件的3D模型;
S3:運用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對所述3D模型的磁、熱、力學穩定性進行分析;
采用集成數字化設計與仿真一體技術,應用加權余數法中的迦遼金法(Galerkin)或最小二乘法等有限元方程求解物理場和泛函的極值問題。由求解給定的泊松方程轉化為求解泛函的極值問題,此即為有限元分析技術。同時,利用多場耦合理論對傳統的有限體積耦合的磁、熱、力學隱式模型問題的穩定性進行分析,并與人工優化并結合型式試驗進行驗證,以便對模型進行修正和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16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跟蹤焊接小車
- 下一篇:一種機械式自動角焊接直焊縫跟蹤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