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效自動運輸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31469.0 | 申請日: | 201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0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紐創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3/02 | 分類號: | B65G13/02;B65G39/09;B65G4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 地址: | 241199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自動 運輸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運輸線,具體地,涉及一種高效自動運輸線。
背景技術
輸送輥的構成分兩種,為無動力和有驅動:無動力輸送輥筒也叫自由輥筒,是由筒體、軸芯、深溝球軸承和軸承安裝架組成,使用中為輔助滾動使用,自身沒有動力,靠外力滾動。有驅動輥筒一般指內置電機電動滾筒,在這里我們還指帶有鏈輪、同步帶輪等可以通過減速電機驅動的輥筒。構成結構與無動力基本相同,只是內置了電機或者外面加裝了鏈輪或同步帶輪等其他可以通過減速電機驅動的部件。不管是無動力輸送輥還是有驅動輸送輥,輥筒機構在長期使用后會發生磨損,若不及時添加潤滑油,輥筒轉動會受限制,工作時也常會產生異響,大大減少輥筒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自動運輸線,解決了不管是無動力輸送輥還是有驅動輸送輥,輥筒機構在長期使用后會發生磨損,若不及時添加潤滑油,輥筒轉動會受限制,工作時也常會產生異響,大大減少輥筒的使用壽命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自動運輸線,所述高效自動運輸線包括運輸板,所述運輸板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長條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內沿其長度方向順次設置有多個輸送輥機構;
所述輸送輥機構包括輥筒和轉軸,所述輥筒內設置有沿所述輥筒長度方向的貫穿孔槽,所述貫穿孔槽的內壁沿其徑向方向向內凹陷形成有環形卡槽,所述環形卡槽內固定有軸承,使得軸承的貫穿孔和所述貫穿孔槽同軸設置,所述轉軸貫穿所述貫穿孔槽且部分位于所述軸承的貫穿孔內,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凹槽的內側壁上;
所述凹槽的相對的兩邊上還分別設置有固定在所述運輸板表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可轉動地設置有多個轉桿,每個所述轉桿自上而下分別固定有轉盤和齒輪盤,位于同一底座上的所述齒輪盤之間通過第一皮帶相連接,所述運輸板上還固定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子通過第二皮帶與多個所述齒輪盤中的一個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輥筒內還設置有輸油管,所述輸油管通過支管與所述軸承相連通,使得潤滑油能夠經所述輸油管和所述支管流入所述軸承內,所述輸油管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輥筒的外部,位于所述輥筒外部的所述輸油管的開口上設置有塞蓋。
優選地,所述軸承包括外圈和設置在所述外圈內部且與所述外圈同軸設置的內圈,所述外圈中與所述內圈相接觸的內壁沿其徑向方向向外凹陷形成第一環形腔,所述內圈中與所述外圈相接觸的外壁沿其徑向方向向內凹陷形成第二環形腔,滾珠位于所述第一環形腔和所述第二環形腔組成的整圓腔內。
優選地,所述支管至少部分貫穿所述外圈并與所述第一環形腔相連通。
優選地,所述內圈內設置有細管,所述細管一端與所述第二環形腔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軸承的貫穿孔相連通。
優選地,所述環形卡槽的數量不少于5個。
優選地,多個所述環形卡槽在所述輥筒內沿所述輥筒的長度方向等距分布。
優選地,所述輥筒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膠套。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自動運輸線,所述高效自動運輸線包括運輸板,所述運輸板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長條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內沿其長度方向順次設置有多個輸送輥機構;所述輸送輥機構包括輥筒和轉軸,所述輥筒內設置有沿所述輥筒長度方向的貫穿孔槽,所述貫穿孔槽的內壁沿其徑向方向向內凹陷形成有環形卡槽,所述環形卡槽內固定有軸承,使得軸承的貫穿孔和所述貫穿孔槽同軸設置,所述轉軸貫穿所述貫穿孔槽且部分位于所述軸承的貫穿孔內,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凹槽的內側壁上;所述凹槽的相對的兩邊上還分別設置有固定在所述運輸板表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可轉動地設置有多個轉桿,每個所述轉桿自上而下分別固定有轉盤和齒輪盤,位于同一底座上的所述齒輪盤之間通過第一皮帶相連接,所述運輸板上還固定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子通過第二皮帶與多個所述齒輪盤中的一個相連接;實際運輸時,工件位于兩個底座之間,通過電機帶動其中一個轉桿轉動,從而使得多個轉桿之間通過第一皮帶同時轉動,此時轉盤是與工件表面相接觸的,轉桿帶動轉盤轉動,從而使得工件沿底座的長度方向運動,工件的下表面與輥筒的表面相接觸,從而減少工件與運輸板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加大了工件的輸送順暢度;本發明提供的高效自動運輸線不僅結構簡單、易于組裝和拆卸,而且輥筒和轉軸之間不易發生磨損,大大提高了輸送效率和輥筒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紐創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紐創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14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網紗雙肩包
- 下一篇:帶式輸送機用渦流抑塵導料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