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NG車載氣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20003.0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6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綠動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12 | 分類號: | F17C1/12;F17C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ng 車載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瓶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LNG車載氣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車用壓縮天然氣氣瓶是一種經濟、安全、環保型機動車用燃氣儲存設備,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變化,機動車數量急劇增加,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在城市公交、汽車運輸等領域得以廣泛的應用。
LNG車載氣瓶作為一種低溫絕熱壓力容器,一般為雙層真空結構,內膽用來儲存低溫液態的液化天然氣,在其外壁纏繞多層絕熱復合層,使其具有超強的隔熱性能,同時內膽與外筒之間的夾套被抽成高真空,共同形成良好的絕熱系統。因此在對內膽的外壁進行纏繞的工藝和對內外膽空隙進行抽真空的操作就非常關鍵。 傳統的工藝為直接在內膽的外壁上纏繞一層絕熱保溫材料,在對內膽和外筒的組裝過程中包裹在內膽上的絕熱材料經常容易損壞,嚴重影響了氣瓶的絕熱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節省勞動力和生產成本的一種LNG車載氣瓶加工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纏繞步驟、加固步驟和套裝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纏繞步驟:纏繞機將玻璃纖維紙和鋁箔對氣瓶內膽外壁纏繞;
加固步驟:保溫材料外用銅絲對保溫材料的加固纏繞;
套裝步驟:加固后的內膽套裝在外筒內,內膽和外筒的空隙抽為真空。
優選的,所述套裝步驟中內膽和外筒空隙的真空度為2.5×10 -5 Pa。
本發明一種LNG車載氣瓶加工方法,先對成型內膽用保溫材料纏繞,纏繞過后采用銅絲進一步纏繞在保溫材料外層對內膽整體進行加固,整套操作結束后便可對內膽和外筒進行套裝,在內膽和外筒形成的空隙抽成真空并保證需滿足的真空度。
綜上,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銅絲對保溫材料進行加固,不僅對保溫材料具有保護作用,而且可控制絕熱效果,松緊度適中,放氣速率小;
2、節省勞動力和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本實施例提供一種LNG車載氣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纏繞步驟、加固步驟和套裝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纏繞步驟:纏繞機將玻璃纖維紙和鋁箔對氣瓶內膽外壁纏繞;
加固步驟:保溫材料外用銅絲對保溫材料的加固纏繞;
套裝步驟:加固后的內膽套裝在外筒內,內膽和外筒的空隙抽為真空。
所述套裝步驟中內膽和外筒空隙的真空度為2.5×10 -5 Pa。
實施例
內膽整形后用傳統的保溫材料纏繞,并在纏繞過后采用銅絲進一步纏繞在保溫材料外層對內膽整體進行加固,整套操作結束后便可對內膽和外筒進行套裝,對內膽和外筒形成的空隙抽成真空并保證滿足工藝要求的真空度。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銅絲對保溫材料進行加固,不僅對保溫材料具有保護作用,而且可控制絕熱效果,松緊度適中,放氣速率小,也更有利于后期的抽真空操作,節省勞動力和生產成本。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綠動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綠動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200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