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低溫陶瓷結合劑熱敏感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18366.0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11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栗正新;栗曉龍;王麗晶;竇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D3/14 | 分類號: | B24D3/14;B24D3/34;C04B35/63;C03C1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低溫 陶瓷 結合 熱敏 感性 方法 | ||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改善低溫陶瓷結合劑熱敏感性的方法。屬于磨料磨具與陶瓷結合劑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是:將細粒度的α氧化鋁粉末與普通的低溫陶瓷結合劑原料進行混合并高溫熔煉,這時α氧化鋁顆粒界面與液體陶瓷結合劑充分反應同時仍然能夠保證其強度與硬度,因此使用此種方法做成的低溫陶瓷結合劑在燒結過程中在很大溫度范圍內始終保持液相與固相共存的狀態,因此能夠極大改善低溫陶瓷結合劑的溫度敏感性。此方法的優點是:僅僅通過改變α氧化鋁的用量就可以在基本不改變陶瓷結合劑耐火度的情況下調整燒結過程中結合劑的流動性,使得結合劑對溫度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從而提高產品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屬于磨料磨具與陶瓷結合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善低溫陶瓷結合劑熱敏感性的方法。
背景技術
陶瓷磨具相較其他磨具具有磨削精度高、自銳性好、耐酸堿、易修整等優點,所以被廣泛應用在粗磨、精磨和拋光中,尤其是在精密加工中陶瓷磨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陶瓷磨具中磨具的磨削性能與磨粒、結合劑和氣孔密切相關,而陶瓷結合劑的性能是影響磨具性能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超硬材料陶瓷磨具中,超硬磨粒對結合劑的要求相對較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性能是要求結合劑的耐火度要低,一般低于800 ℃,稱為低溫陶瓷結合劑,如果耐火度過高則容易造成磨粒熱損傷。隨著加工技術的發展,工業生產對低溫陶瓷結合劑的要求越來越高,例如,磨具質量穩定性,普通的低溫陶瓷結合劑在燒結過程中對溫度非常敏感,如果爐溫稍有差別,就造成陶瓷結合劑流動性差別很大,從而使得磨具質量波動較大。
因此,本發明針對工業生產中所使用的低溫陶瓷結合劑在燒結過程中對溫度太敏感的缺點,提出一種改善低溫陶瓷結合劑熱敏感性的方法。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低溫陶瓷結合劑對燒結溫度的敏感性高,造成陶瓷磨具質量不穩定。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改善低溫陶瓷結合劑熱敏感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選擇一種低溫陶瓷結合劑原料配方;
②選擇超細α氧化鋁粉末;
③將步驟①中選擇的陶瓷結合劑原料和步驟②中選擇的α氧化鋁粉末按比例均勻共混;
④將步驟③中的共混物干燥后在熔煉爐中高溫熔煉,并快速冷卻得到玻璃料;
⑤將步驟④中的玻璃料磨細成為陶瓷結合劑。
所述步驟①中低溫陶瓷結合劑耐火度≤700 ℃。
所述步驟②中超細α氧化鋁粉末平均粒度在200nm~5μm。
所述步驟③中α氧化鋁粉末的添加比例占陶瓷結合劑原料質量的10%~50%,混料方式為干混或者球磨濕混。
所述步驟④中的熔煉溫度應當在1200℃~1600℃之間。
所述步驟⑤中玻璃料的磨細方法包括:球磨粉碎或者氣流粉碎。
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制備的陶瓷結合劑在燒結過程中在很大溫度范圍內始終保持液相與固相共存的狀態,因此能夠極大改善低溫陶瓷結合劑的溫度敏感性。
下面結合劑具體實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
實例1
①選擇一種R2O-B2O3-Al2O3-SiO2系低溫陶瓷結合劑配方(R為堿金屬),其耐火度在550℃左右;
②選擇平均粒徑為800nm的α氧化鋁粉末;
③將步驟①中選擇的陶瓷結合劑原料與步驟②中選擇的α氧化鋁粉按照質量比7:3進行球磨濕混3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工業大學,未經河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183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環保整車除面漆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便于更換的磨料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