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及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15092.X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997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忠民;陳穎;王慧敏;李昭東;樊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鋼鐵研究總院;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6;C22C38/28;C21D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龔頤雯;張春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合金化鋼 雜質元素 耐低溫 生產工藝 奧氏體晶粒 斷后伸長率 重量百分比 超細晶粒 低溫沖擊 技術要求 加熱過程 微合金化 有效控制 鋼水 晶粒度 鐵素體 珠光體 軋鋼 鑄坯 屈服 | ||
1.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合金化鋼的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為:C:0.075%~0.1%;Si:0.10%~0.30%;Mn:1.0%~1.40%;Cr:0.25%~0.50%;Nb:0.020%~0.030%;Ti:0.015%~0.025%;Al:≤0.015%;P:≤0.010%;S:≤0.010%;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所述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包括氣體含量及其他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所述氣體含量:鋼水[H]≤2.0ppm,鑄坯[H]≤2ppm,[O]≤30ppm,[N]≤50ppm;所述其他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1%;
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生產工藝,包括:轉爐冶煉→LF爐或RH爐精煉→板坯或H鋼用異型坯連鑄→加熱爐加熱→鋼板或H型鋼軋制生產線;
所述加熱爐加熱:加熱溫度范圍是1200℃~1240℃;
所述鋼板或H型鋼軋制生產線:開軋溫度控制在1100℃~1200℃,軋制進精軋機溫度控制在890℃~910℃,軋后空冷;
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應用在極限溫度為-60℃條件下;
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生產工藝不包括弱化連鑄二次冷卻水、控制結晶器震動減小振痕;
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微觀組織為鐵素體和珠光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中C含量為0.081%~0.093%,Si含量為0.13%~0.25%,Mn含量為1.08%~1.36%,Cr含量為0.28%~0.43%,Nb含量為0.022%~0.028%,Ti含量為0.017%~0.02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中C含量為0.085%~0.090%,Si含量為0.18%~0.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中Mn含量為1.13%~1.22%,Cr含量為0.31%~0.3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厚度在20mm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表面和心部晶粒尺寸范圍是控制在10級以上。
7.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備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耐低溫微合金化鋼,所述生產工藝包括:轉爐冶煉→LF爐或RH爐精煉→板坯或H鋼用異型坯連鑄→加熱爐加熱→鋼板或H型鋼軋制生產線;
所述加熱爐加熱:加熱溫度范圍是1200℃~1240℃;
所述鋼板或H型鋼軋制生產線:開軋溫度控制在1100℃~1200℃,軋制進精軋機溫度控制在890℃~910℃,軋后空冷;
所述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生產工藝不包括弱化連鑄二次冷卻水、控制結晶器震動減小振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加熱爐加熱溫度范圍是1215℃~1233℃。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耐低溫微合金化鋼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開軋溫度控制在1131℃~1189℃,軋制進精軋機溫度控制在895℃~90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鋼鐵研究總院;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鋼鐵研究總院;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1509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