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出線口尾部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13385.4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1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樂;郭云;余奎;李迪;蔣偉;鄒輝;陳亮;陳堅;伍童輝;徐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6 | 分類號: | H01R13/5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出線 尾部 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連接器尾部附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出線口尾部附件。
背景技術
為滿足機載電纜布局需求,機載設備間交互電纜的連接錯綜復雜,通過同一連接器及尾部附件出來的電纜,可能向多個方向延伸布局,與不同的設備進行交互連接。
目前,電連接器行業中使用的電連接器尾部附件種類較多,其中常見的傳統尾部附件只有一個出線口,通常是電纜線束從電連接器出來后進入尾部附件,在尾部附件出線口處固定后分散拉出,然后再向不同的方向分開敷設;在設備安裝空間小、電纜敷設空間緊張時,此布置易導致線束折彎過大,轉彎半徑小,同時,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線束因為彎折疲勞而出現損毀、斷裂,影響設備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多出線口尾部附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多出線口尾部附件,包括附件本體,其中,附件本體內設置有使電連接器內線束進入附件本體的內孔,附件本體上部設置有多個出線口附件,每個出線口附件上設置有一個出線口壓片,出線口附件與出線口壓片之間相互固定后形成用于實現線束從附件本體內至敷設方向方位固定的出線口,通過設置多個出線口,以解決電纜敷設向多個方向延伸布局需求。
在本發明中,附件本體內設置有用于與電連接器連接的內螺紋。
在本發明中,附件本體上部設置有支撐架,出線口附件固定在支撐架上。
在本發明中,支撐架與附件本體為一體成型結構。
在本發明中,出線口附件與出線口壓片之間通過連接螺釘固定。
有益效果:本發明設置多出線口尾部附件,以實現線束從電連接器內出來后安全、穩定、可靠的向不同方向敷設,有效解決傳統尾部附件不便于線束向不同方向敷設的弊端,同時保證線束敷設時具有足夠的轉彎半徑,確保電纜束敷設后安全、穩定、可靠,進而實現不同設備間電纜線束的良好交互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等軸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圖3的一種多出線口尾部附件,包括附件本體1、出線口附件2、出線口壓片3、連接螺釘4、A出線口5及B出線口6,其中,附件本體1內設置有用于與電連接器連接的內螺紋,從而使電連接器內線束進入附件本體1內孔,附件本體1上部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有兩個出線口附件2,每個出線口附件2上設置有一個出線口壓片,出線口附件2與出線口壓片3之間通過連接螺釘4固定后形成 A出線口5及B出線口6,通過A出線口5實現線束從附件本體1內至敷設方向的一個方位固定,B出線口6的出線情況與A出線口5的出線情況相同,通過A出線口5與B出線口6兩個出線口解決電纜敷設向多個方向延伸布局的需求,同時保證線束從電連接器內出來后安全、穩定、可靠的敷設。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133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單向抽拉四向移動的底保溫抽拉裝置
- 下一篇:多晶硅錠鑄錠爐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