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防刺針織物面料及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13292.1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7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黨會茹;崔桂新;方虹天;余浪;許增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紡院(浙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00 | 分類號: | D04B1/00;D04B1/16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知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77 | 代理人: | 張媛 |
| 地址: | 312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刺針 織物 面料 及其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功能面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柔性防刺針織面料及其制備工藝,屬于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防刺面料屬于個體防護裝甲材料,根據防刺材料的柔韌靈活程度,將防刺面料分為硬質、半硬質和軟質防刺面料。硬質和半硬質因其質量和剛性對使用者的活動和穿著舒適性有很大的限制和影響,而柔性防刺服采用高性能化學纖維,不僅可以保持防刺服的防刺性能,并且纖維的柔軟程度遠高于其他材料,密度低較傳統材料減輕了重量,提高穿著者行動靈活性。是近幾年來個體防護材料的研究重點。
傳統防刺面料多采用浸樹脂或在材料中加入金屬網柵的方法,這極大地降低了織物的穿著舒適性,并且這種方法沒有充分利用特種纖維的性能和強度,易出現透氣性差、彈性差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重量輕、厚度小、柔軟性好的防刺面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如何編織一種防護性能優異、彈力適中持久、透氣性好、穿著舒適性好的防刺面料是現階段研究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優異的刺破強力、彈性、透氣性能集于一身的柔性防刺針織面料。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柔性防刺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特種高強纖維,并采用緯編雙面針織大圓機用特殊組織結構編織,其中:所述特種高強纖維包括高強滌綸長絲或/和高強聚乙烯纖維,纖維規格為150D-600D,纖維孔數在72F-144F之間,單絲強力7-38克旦;所述特殊組織結構由六個橫列的線圈構成,每個橫列的線圈結構包括浮線和成圈組織,六個橫列線圈通過重復循環而成面料。
本發明的一種柔性防刺針織面料,使用特種高強纖維材料,并充分利用特種纖維的強度和性能,采用緯編雙面針織大圓機用特殊組織結構編織。相比機織物和無紡布,針織物柔軟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織物的防刺性能,針織物線圈結構在變形上的特點,也使針織物能較好地吸收穿刺沖擊能,具有更好的能量吸收性、減震性和抗沖擊疲勞性,適宜承受動態沖擊,有良好的壓縮回彈性,對織物防刺性能起到關鍵作用。當刀尖接觸織物時,織物彎曲, 織物線圈發生幾何變形,線圈轉移,吸收一部分沖擊能量,隨著刀尖下落,刺入線圈的刀尖變寬,線圈轉移到一定程度后自鎖緊,此時織物開始發生物理變形,這一過程吸收掉很大一部分沖擊能量。針織物線圈這種自鎖緊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裹住刀尖,起到防刺作用。常規針織物結構比較稀疏,不利于發揮防刺性能,本發明所用的組織結構為六個橫列的線圈所構成,編織的織物結構緊密,防刺性能優良。此外,針織物富有彈性且柔軟性好,面料采用針織結構,能夠賦予面料優良的彈性和柔軟性,各線圈之間的微孔隙,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穿著舒適。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種柔性防刺針織面料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原材料準備:原材料采用特種高強纖維,所述特種高強纖維包括高強滌綸長絲或/和高強聚乙烯纖維,纖維規格為150D-600D,纖維孔數在72F-144F之間,單絲強力7-38克旦;
(2).排針準備:每個橫列包括上針盤和下針筒兩排針,每排針有兩種針排列而成,上針盤的排針方式為1212循環排布,下針筒排針方式為2121循環排布,上針盤和下針筒針位置排列一一對應,即低對高,高對低;
(3).編織組織線圈單元設計:編織組織結構由六個橫列的線圈構成,每個橫列的組織結構包括浮線和成圈組織,六個橫列線圈通過重復循環而織成面料;
(4). 織造工藝參數:
針數:所述總針數選擇在1488-1920間,針數選在12G-18G之間;
所述紗線上機張力選擇4-7cN之間,送紗量選擇26-35mm/rack之間;
織物規格:所述織物厚度1-4mm之間,門幅在160-210cm之間,克重在300-700g/m2。
進一步設置如下:
所述第一橫列中,上針盤的單元組織結構依次為浮線、成圈組織、浮線、成圈組織;下針筒不運行;
所述第二橫列中,上針盤不運行;下針筒的單元組織結構依次為成圈組織、浮線、成圈組織、浮線;
所述第三橫列中,上針盤和下針筒同時運行,單元組織結構依次為上針盤成圈、下針筒成圈、上針盤成圈、下針筒成圈;
所述第四橫列中,上針盤的單元組織結構依次為成圈組織、浮線、成圈組織、浮線;下針筒不運行;
所述第五橫列中,上針盤不運行,下針筒的單元組織結構依次為浮線、成圈組織、浮線、成圈組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紡院(浙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紡院(浙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132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網格織物生產裝置
- 下一篇:用于制造帶有經紗的編織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