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永磁式連續(xù)充磁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910092.0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8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柴曉峰;郭德森;姜法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史賓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13/00 | 分類號: | H01F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1307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永磁 連續(xù) 充磁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充磁領域,主要是一種永磁式連續(xù)充磁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磁性材料是工業(yè)上應用廣泛的一種功能材料。我國是世界磁材生產大國,因此對磁性材料的制造技術十分重視。永磁材料的充磁是制造永磁材料最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能否把磁性材料的潛力充分利用的關鍵一環(huán)。
傳統的充磁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一,利用電磁鐵充磁(如圖1所示)。通過對線包通以直流電流,在電磁鐵極頭間產生強磁場,把永磁體1置于極頭間,使其磁化。其二,利用電脈沖電流產生的磁場充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脈沖充磁機發(fā)展起來。脈沖充磁機是利用大電容對線圈2放電,在線圈內產生強磁場,永磁鐵1在此線圈內得以磁化。見圖2。
傳統的充磁方法,所需設備龐大,能耗大,而且充磁間要費時費力地間斷的放進去取出來。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永磁式連續(xù)充磁方法及裝置。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這種永磁式連續(xù)充磁裝置,主要包括充磁器和自動推進裝置,在充磁器中設置有充磁通路,自動推進裝置將需要充磁的永磁體連續(xù)地推送進充磁器的充磁通路中進行充磁,充磁通路的四周設有釹鐵硼強磁體,釹鐵硼強磁體按照Halbach永磁陣列排列并產生磁場用于充磁。
作為優(yōu)選的,在充磁通路中安裝有霍爾傳感器,用于檢測已磁化的永磁體。
本發(fā)明所述的這種永磁式連續(xù)充磁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自動推進裝置將需要充磁的永磁體連續(xù)地推送進充磁器的充磁通路中;
(2)、按照Halbach永磁陣列排列的釹鐵硼強磁體產生磁場,對進入充磁通路的永磁體進行充磁;
(3)、充磁結束后,由自動推進裝置將已磁化的永磁體推出充磁通路。
更進一步的,通過充磁通路中安裝的霍爾傳感器,檢測已磁化的永磁體,把合格品與不合格品分類處理。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需設備體積小,能耗小,而且充磁間不要費時費力地間斷的放進去取出來,能真正實現連續(xù)充磁;在通路中安裝霍爾傳感器,不用專門另外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1;
圖2是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2;
圖3為本發(fā)明的通過式連續(xù)充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磁化器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永磁體1,線圈2,自動推進裝置3,充磁器4,霍爾傳感器5,釹鐵硼強磁體6,充磁通路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詳細的介紹:
如圖3所示,這種永磁式連續(xù)充磁裝置,主要包括充磁器4和自動推進裝置3,在充磁器4中設置有充磁通路7,自動推進裝置3將需要充磁的永磁體1連續(xù)地推送進充磁器4的充磁通路7進行充磁,充磁通路7的四周設有釹鐵硼強磁體6,釹鐵硼強磁體6按照Halbach永磁陣列排列并產生磁場用于充磁。在充磁通路7中安裝有霍爾傳感器5,用于檢測已磁化的永磁體1。
充磁裝置的關鍵部分為充磁器,充磁器內由當代磁性最強永磁體-釹鐵硼-產生磁場。釹鐵硼強磁體的組裝排列按圖4所示。這種結果利用了世界著名Halbach永磁陣列的原理。這種永磁結構可使充磁器腔內的磁場強度大大增加,可達1-2T(10000-20000Gs),足以使永磁鐵氧體、鋁鈷鎳等永磁鐵氧體磁化到飽和。是過去任何永磁結構無法達到的。
本發(fā)明所述的這種永磁式連續(xù)充磁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自動推進裝置3將需要充磁的永磁體1連續(xù)地推送進充磁器4的充磁通路7中;
(2)、按照Halbach永磁陣列排列的釹鐵硼強磁體6產生磁場,對進入充磁通路7的永磁體1進行充磁;
(3)、充磁結束后,由自動推進裝置3將已磁化的永磁體1推出充磁通路7。
(4)、通過充磁通路7中安裝的霍爾傳感器5,檢測已磁化的永磁體1,把合格品與不合格品分類處理。
可以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史賓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史賓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100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差分式深度檢測治具
- 下一篇:一種錐形寬頻帶電感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