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9442.1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94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崇州市王場俊亨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G1/00;A01K61/10;A01K61/51;A01C21/00;A23K10/26;A23K10/30;A23K10/37;A23K10/22;A23K50/80;C05F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張鳴潔 |
| 地址: | 6112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稻田 立體 綜合 方法 | ||
1.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水稻、田螺和泥鰍混合立體綜合種養,包括以下步驟:
(1)整田、曬田:選擇無化肥、農藥污染的稻田或者選擇沼澤地改造為稻田,稻田四周修筑防止泥鰍逃走的田埂,田埂上開設有進水口、出水口、溢水口,所述進水口、出水口、溢水口設置有防逃裝置;放干水,曬田1~2天;
(2)消毒施肥:在晾曬后的田塊均勻撒上生石灰粉2~4kg/畝,注入新水至水漫過土壤3cm以上,浸泡1天以后,施農家肥200~250kg/畝,耙田,使生石灰粉與農家肥充分混合發酵;
(3)栽培水稻;
(4)放田螺苗:待水稻秧苗移植一周長出新根后,將田螺苗放入稻田內,一畝稻田投放田螺苗120-150kg;將田螺苗放入稻田后,稻田內的水深度要保持3厘米以上;
(5)施肥:在田螺苗放入稻田3-5天后,將牛、羊糞施入稻田內,一畝稻田施牛、羊糞1.8-2.5噸;
(6)放泥鰍苗:施牛、羊糞7~15天后,將泥鰍苗放入稻田,一畝稻田投放泥鰍苗100-150kg;將泥鰍苗放入稻田后,稻田內的水深度要保持5厘米以上;
(7)收獲:在稻谷成熟收割后,收田螺和捕撈泥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開挖供田螺、泥鰍活動、避旱和覓食的環形溝,所述環形溝內水深度全年保持不少于30cm;所述環形溝寬度為1-2m,深度為0.5-0.8m;單片稻田大于20畝,稻田內增挖與環形溝相通的“十”字形溝或“井”字形溝,“十”字形溝或“井”字形溝,寬度為0.8~1.2m,深度為0.4~0.6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溝或“十”字形溝或“井”字形溝內投放鳙魚、草魚或鰱魚苗4~8尾/畝。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溝或“十”字形溝或“井”字形溝種植一行茭白,每株茭白之間間距40~60cm。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溝或“十”字形溝或“井”字形溝內底部淤泥厚度不小于2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家肥由雞糞、牛糞或羊糞、豬糞和豆渣混合制成,其質量份數分別為雞糞10-20份、牛糞或羊糞60-75份、其豬糞10~15份,豆渣5~10份。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內,放入泥鰍苗之后,水稻收割之前,每月投放飼料180~360kg/畝,每月投放牛糞或羊糞200~400 kg/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為土豆粉、玉米粉、紅薯粉、麩皮、魚粉、草木灰、植物油渣、蛋黃及微量元素混合制備,其質量份數分別為:土豆粉20~30份、玉米粉20~30份、紅薯粉20~30份、麩皮10~15份、魚粉5~8份、草木灰5~7份、植物油渣5~8份、蛋黃0.5~1份及微量元素0.5~1份;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銅、鋅、鐵、鎂,銅:鋅:鐵:鎂質量比為:1:2:5: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崇州市王場俊亨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未經崇州市王場俊亨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944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陣列基板及顯示面板
- 下一篇:主動開關陣列基板及液晶顯示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