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工藝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7861.1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73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昭;李家春;何建;呂威龍;李政;李廣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徐工筑路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4 | 分類號: | B01D53/04;B01D53/00;B01D46/00;B01D46/44;B01D46/46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聯專利事務所32220 | 代理人: | 陳鵬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儲存 瀝青 煙氣 環保 處理 工藝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裝置,包括一個重油儲存罐(2)、至少一個瀝青儲存罐(1),所述重油儲存罐(2)、瀝青儲存罐(1)相互并聯布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重油儲存罐(2)和瀝青儲存罐(1)上方的冷凝回收裝置(4)、與冷凝回收裝置(4)連接的活性碳吸附裝置(6)、及與活性碳吸附裝置(6)連接的引風裝置(7)和電器控制裝置(8);
所述的重油儲存罐(2)、瀝青儲存罐(1)的上端分別通過進氣管道(3)與冷凝回收裝置(4)連接,冷凝回收裝置(4)通過回收管道(5)與活性碳吸附裝置(6)連接,所述冷凝回收裝置(4)用于將瀝青煙氣中的固體和液體微粒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使其與氣體混合物分離,所述的引風裝置(7)用于提供瀝青煙氣流通的動力;
所述重油儲存罐(2)、瀝青儲存罐(1)內產生的瀝青煙氣經進氣管道(3)進入冷凝回收裝置(4),經冷凝回收裝置(4)對煙氣中的固體和液體微粒進行吸附、分離,分離后的氣體經引風裝置(7)凈化排放;
所述重油儲存罐(2)、瀝青儲存罐(1)的一端分別接有安全控制裝置(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收裝置(4)與回收管道(5)間接有三通閥一(10);
所述回收管道(5)與活性碳吸附裝置(6)間接有三通閥二(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器控制裝置(8)分別與活性碳吸附裝置(6)、引風裝置(7)連接;
所述活性碳吸附裝置(6)上設有溫度傳感器、報警器,所述活性碳吸附裝置(6)上的溫度傳感器用于監測瀝青煙氣溫度并傳輸給電器控制裝置(8);
所述引風裝置(7)上也設有溫度傳感器、報警器,所述引風裝置(7)上的溫度傳感器用于監測瀝青煙氣溫度并傳輸給電器控制裝置(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器控制裝置(8)采用工控機、計算機、PLC、PLMC或DCS中的任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碳吸附裝置(6)內設有一層或多層活性炭吸附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控制裝置(9)為設置在瀝青儲存罐(1)和重油儲存罐(2)上的膜片安全閥,當罐體內壓力過大時,瀝青和重油會沖破膜片安全閥,安全溢出。
7.一種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儲存罐瀝青煙氣環保干式處理裝置的處理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活性炭吸附技術,由引風裝置(7)提供煙氣流通動力,將瀝青煙氣吸入活性碳吸附裝置(6)后,進入一層或多層活性炭吸附層,利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能力,使瀝青煙氣與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接觸,使瀝青煙氣中的瀝青揮發組分凝結成固體和液體微粒,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使其與氣體混合物分離,凈化后的氣體高空排放。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裝置開始運行,啟動三通閥一(10),將b口打開、c口關閉,三通閥二(11)的c口關閉、b口打開,此時各三通閥的a、b點均連通,重油儲存罐(2)、瀝青儲存罐(1)產生的煙氣經過冷凝回收裝置(4)和回收管道(5),由三通閥二(11)的b口排出,或直接從三通閥一(10)的a口到c口后,排向空氣中;
當進行煙氣吸附凈化處理時,三通閥一(10)的b口打開、c口關閉,三通閥二(11)的c口打開、b口關閉,重油儲存罐(2)、瀝青儲存罐(1)產生的煙氣經過冷凝回收裝置(4)和回收管道(5),再由引風裝置(7)引到活性碳吸附裝置(6),通過活性碳吸附裝置(6)使煙氣混合物分離,過濾、凈化后的氣體高空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徐工筑路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徐工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786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