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6136.2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56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屈朝輝;屈志豪;袁小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眾創(重慶)秸稈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7/02 | 分類號: | C08L97/02;C08L71/02;C08L101/00;C08K13/02;C08K3/04;C08K3/32;C08K3/3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劉立春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區雙龍湖街***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燃復合材料 抗菌 馬來酸酐接枝相容劑 三鹽基硫酸鉛 硅烷偶聯劑 氧化石墨烯 廢舊塑料 聚磷酸銨 聚乙二醇 異氰酸 制備 秸稈 復合材料技術 抗氧劑BHT 抗氧劑 阻燃 生產 | ||
1.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阻燃復合材料的組分包括秸稈、艾蒿、異氰酸、廢舊塑料、馬來酸酐接枝相容劑、聚磷酸銨、聚乙二醇、抗氧劑BHT、硅烷偶聯劑、三鹽基硫酸鉛和氧化石墨烯,所述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各個組分的重量含量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各個組分的重量含量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各個組分的重量含量為:秸稈66份;艾蒿33份;異氰酸27份;廢舊塑料32份;馬來酸酐接枝相容劑17份;聚磷酸銨23份;聚乙二醇1.9份;抗氧劑BHT0.25份;硅烷偶聯劑4份;三鹽基硫酸鉛1.6份;氧化石墨烯2.8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阻燃復合材料還包括1份~3份重量份的氫氧化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包括1.8重量份的氫氧化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稈為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小麥秸稈和蘆葦秸稈中的一種或多種。
7.一種如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菌阻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秸稈材料在自然條件下曬干,然后將秸稈進行粉磨,然后通過1mm的孔徑進行篩選,得到秸稈粉;
步驟二:將艾蒿在自然條件下曬干,然后將艾蒿進行粉磨,然后通過1mm的孔徑進行篩選,得到艾蒿粉;
步驟三:塑料顆粒制備,將廢舊塑料置于溫度為170℃~180℃、螺桿轉速為70r/min~80r/min的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熔融造粒,得到廢舊塑料基體顆粒;
步驟四:將氧化石墨烯置于去離子水中,用超聲波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
步驟五:將所述步驟一得到的秸稈粉和步驟二得到的艾蒿粉加入到步驟四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用攪拌機攪拌,在攪拌過程中,依次加入異氰酸、馬來酸酐接枝相容劑、聚磷酸銨、聚乙二醇、抗氧劑BHT、硅烷偶聯劑、三鹽基硫酸鉛和廢舊塑料,加入完畢后攪拌45min~60min。
步驟六:將所述步驟五得到的復合材料在80℃~100℃、真空條件下干燥8h~10h,得到抗菌阻燃復合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得到的廢舊塑料基體顆粒的粒徑為0.5mm~2m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濃度為0.1mg/mL~0.2mg/mL。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抗菌阻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在依次加入異氰酸、馬來酸酐接枝相容劑、聚磷酸銨、聚乙二醇、抗氧劑BHT、硅烷偶聯劑、三鹽基硫酸鉛和廢舊塑料的時候,前一種試劑加入完畢后,間隔5min~10min加入后一種試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眾創(重慶)秸稈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科眾創(重慶)秸稈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613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