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軋機后臺三輥抱芯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5276.8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20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陶志堅;張鋒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明賀鋼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25/02 | 分類號: | B21B25/02;B21B39/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王鵬舉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軋機 后臺 三輥抱芯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縫鋼管生產線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軋機后臺三輥抱芯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軋輥機后臺基本都是采用筒體形式,軋機軋制中的管子在軋制過程中高速旋轉出來,為了防止其甩動過大,影響正常軋制,所以基本都采用導筒形式加于限制,讓管子能順利軋制完成。軋制完成后,再通過升級輥道將其送出。由于每個規格的導筒內孔尺寸都是固定的,所以導筒內孔尺寸和軋制的鋼管的外徑尺寸間必須留出一定的間隙,否則鋼管就算能順利軋制完成,也無法將其送出。若是間隙留得過大,鋼管在軋制過程中就會容易甩動,間隙越大,甩動幅度就越大,就越不利于控制鋼管內孔質量;間隙留得越小,鋼管軋制完成后就越難送出。特別是在有輕微的未三角時,更是無法送出。在軋鋼過程中,鋼管是高速旋轉會與靜止的導筒發生滑動摩擦,當生產薄壁管時,這個滑動摩擦力大于鋼管塑性變形所需力時,鋼管就會出現軋扭現象,影響鋼管的表面質量。由于導筒內孔的尺寸是固定的,所以每次換規格的時候,都需要更換相應的規格導筒。由于導筒內孔和所軋制的鋼管存在較大的間隙,所以在軋制過程中容易出現甩動現象,當高速旋轉的鋼管甩動起來時候,其甩動的力度非常大,這樣就非常容易引起導筒銷軸的震動磨損, 甚至將整個軋機后臺的底座地腳給甩得松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有效解決了因為導筒間隙導致鋼管內孔質量難于控制問題;減少了換導筒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設備的耐用性的軋機后臺三輥抱芯裝置,其技術方案如下:
軋機后臺三輥抱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的第一油缸的輸出端通過連接件連有第一抱輥裝置,所述的第一抱輥裝置包括第一鉸接件和第一抱輥件,所述的第一抱輥件的一端處連有第一抱輥;所述的第二油缸連有三角連接件,所述的三角連接件的一角連有第二抱輥,三角連接件的另一角鉸接連有曲臂,所述的曲臂鉸接連有第三抱輥;當第一油缸頂出時,第一抱輥向內移動,第二油缸頂出時,第二抱輥和第三抱輥在帶動下相互向內靠攏,最終第一抱輥、第二抱輥和第三抱輥抱緊鋼管。
優選方式為,所述的曲臂包括弧形彎臂和直臂,所述的弧形彎臂與三角連接件相連,直臂與第三抱輥相連。
本發明提供的軋機后臺三輥抱芯裝置,在使用的時候,第一抱輥、第二抱輥和第三抱輥可以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配合下進行向內靠攏從而抱緊位于三個抱輥之間的鋼管。起到有效解決了因為導筒間隙導致鋼管內孔質量難于控制問題的作用。
本發明由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頂出幅度不同,可以調節第一抱輥、第二抱輥和第三抱輥抱緊的幅度,從而起到了減少了換導筒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的作用。
本發明由于抱緊鋼管,使得鋼管不能大幅度震動,從而起到了增強了設備的耐用性的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決了因為導筒間隙導致鋼管內孔質量難于控制問題;減少了換導筒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設備的耐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具體說明實施例:
軋機后臺三輥抱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缸1和第二油缸2,所述的第一油缸1的輸出端通過連接件連有第一抱輥裝置,所述的第一抱輥裝置包括第一鉸接件3和第一抱輥件4,所述的第一抱輥件4的一端處連有第一抱輥5;所述的第二油缸2連有三角連接件6,所述的三角連接件6的一角連有第二抱輥7,三角連接件6的另一角鉸接連有曲臂8,所述的曲臂鉸接連有第三抱輥9;當第一油缸頂出時,第一抱輥向內移動,第二油缸頂出時,第二抱輥和第三抱輥在帶動下相互向內靠攏,最終第一抱輥、第二抱輥和第三抱輥抱緊鋼管。
優選方式為,所述的曲臂包括弧形彎臂10和直臂11,所述的弧形彎臂與三角連接件相連,直臂與第三抱輥相連。
三輥抱芯采用雙油缸控制,當軋機薄壁管時候,軋機開始軋制鋼管時,第一油缸活塞桿頂出至設定好位置。當鋼管軋制進入三輥抱芯內時候,第二油缸活塞桿頂出,達到最終需要的規格尺寸。第一油缸活塞桿先伸出,是為了更好的控制芯棒的跳動,以及鋼管更好的喂入。當鋼管進入三輥抱芯內后,第二油缸活塞桿完全伸出,達到幾乎抱牢管子的位置。當生產厚壁管的時候,由于使用芯棒較小,第一和第二油缸先同時伸出,這樣芯棒先進入三輥抱芯時,抱輥可以很好的控制其甩動;當軋制的鋼管準備進入三輥抱芯時,第二油缸活塞桿縮回來,達到設定的抱輥開口度。這樣使用可以控制鋼管的盡可能最小抖動,從而達到控制好鋼管內孔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明賀鋼管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明賀鋼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52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無縫穿孔機
- 下一篇:電磁給油系統給油量的監控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