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醫療穿刺后的止血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4798.6 | 申請日: | 201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67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松;許向東;陳穎敏;朱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吳敏 |
| 地址: | 20180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止血海綿 止血 外套管 止血囊 充注管 穿刺位置 止血裝置 穿刺 血管壁 血液接觸 預定形狀 止血過程 穿刺口 可分離 再利用 抽拉 粘附 軸向 連通 醫療 穿過 | ||
一種用于醫療穿刺后的止血裝置,包括:第一止血機構,包括充注后具有預定形狀的止血囊和充注管,所述充注管連通所述止血囊;第二止血機構,包括外套管和止血海綿,所述止血海綿設置于所述外套管內,且位于所述外套管的軸向一端;所述外套管可分離的套設在所述充注管外,且未充注的所述止血囊和充注管適于穿過所述止血海綿。通過使第一止血機構中的止血囊處于穿刺位置,再利用第二止血機構中的止血海綿,使止血囊引導止血海綿處于穿刺位置,通過抽拉外套管,使止血海綿與血管壁接觸,血液接觸止血海綿后,止血海綿粘附在血管壁上,實現止血。以上止血過程相對簡單、方便,且能夠對穿刺口進行有效、快速的止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醫療穿刺后的止血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療技術領域,對血管穿刺進行介入檢查和治療的方式已經被廣泛應用。例如,利用血管鞘刺入血管以抽取血管內的血液和分泌物進行化驗;或者,利用血管鞘刺入血管,并向血管內注入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者,通過血管鞘向動脈植入支架以支撐血管壁,維持血液正常流通。
但是,當上述檢查或治療結束后,需要抽離血管鞘,血管鞘抽離后,在血管壁上會形成較大的穿刺口,導致鮮血外流。尤其是對動脈進行穿刺后,由于血壓較高,鮮血快速外流,難以有效止血。因此,如何在穿刺結束后,對血管進行有效、快速止血,是現有技術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在醫療檢查和治療過程中,對血管進行穿刺后的血管壁具有較大的穿刺口,難以進行有效、快速止血。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醫療穿刺后的止血裝置,包括:第一止血機構,包括充注后具有預定形狀的止血囊和充注管,所述充注管連通所述止血囊;第二止血機構,包括外套管和止血海綿,所述止血海綿設置于所述外套管內,且位于所述外套管的軸向一端;所述外套管可分離的套設在所述充注管外,且未充注的所述止血囊和充注管適于穿過所述止血海綿。
可選的,所述第二止血機構還包括:插設于所述外套管內的內芯管,所述止血海綿固定設置在所述內芯管的軸向一端,且封堵所述內芯管。
可選的,所述內芯管包括位于所述外套管內的第一部分和伸出至所述外套管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面上固定設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所述止血海綿的軸向一端。
可選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面上設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與所述外套管之間的軸向距離大于所述止血海綿沿軸向方向上的長度。
可選的,所述內芯管的內徑大于所述充注管的外徑。
可選的,所述第二止血機構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外套管外周面上的毛細管,所述毛細管與外套管的所述軸向一端平齊。
可選的,所述毛細管的內徑控制在0.2mm-0.5mm之間;和/或,所述毛細管的長度控制在8.0cm-10.0cm之間。
可選的,所述第一止血機構還包括與所述充注管相配合的充注蓋,所述充注蓋背向所述充注管的一端設有適于穿刺的尖部。
可選的,所述充注管的內徑控制在1.0mm-2.0mm之間;和/或,所述充注管的長度控制在11.0cm-15.0cm之間。
可選的,所述充注管為塑料管或合金管;和/或,所述外套管為塑料管或合金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未經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47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動式磨皮頭
- 下一篇:抗菌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