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源氣象數據集成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03730.6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195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滑申冰;靳雙龍;馮雙磊;王勃;王偉勝;劉純;胡菊;劉曉琳;宋宗朋;馬振強;王姝;王錚;車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9 | 分類號: | G06F16/29;G06F16/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象 數據 集成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源氣象數據集成方法及系統,包括:采集天氣氣象數據和電力氣象數據形成原始數據;將原始數據格式統一為預設的標準格式;將統一為預設標準格式的所有氣象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形成氣象監測數據集。上述方案用于提高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實現電力行業定制化數值模式的建立與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發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源氣象數據集成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所有并網新能源場站及輸電線路沿途都建設了專用的氣象監測設備,結合氣象部門的雷達、衛星及常規氣象觀測網絡,可服務于電網運行的氣象觀測數據已呈現出“來源多樣、體量巨大”的典型特征。但這些數據由于格式及結構迥異,尚未有效地開展統一集成應用,通過多源氣象觀測數據集成技術的研究應用,有效提高氣象數據集成融合程度,全面支撐新能源資源預報及模擬評價。
同時,多源氣象觀測數據集成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建立了相對成熟的多源觀測數據集成系統。世界氣象組織WMO(World?Weather?Organization)集成了世界上接近兩百個國家和地區會員的多種來源的氣象觀測數據,通過質量控制和空間分析等方法集成這些觀測數據并與成員單位共享;美國建立了國家氣候資料中心,利用美國境內的氣象資源傳輸網絡收集全球和美國的氣象資料,并對數據進行識別、質量控制、集成、存檔和共享處理,中國氣象局開發了MICAPS綜合氣象數據檢索系統,并研究了各類探測系統、不同類型數據的質量控制技術和誤差分析訂正方法,得到了較高質量的數據和分析產品。
隨著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以及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建設的加快,氣象條件與電網運行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從資源空間分布來看,衛星數據不能滿足新能源發電對于風、輻照度等氣象數據時間序列連續的要求;從新能源場站產生氣象要素來看,新能源場站監測的氣象要素與發電裝置的高度息息相關,主要是不同高度風速、輻照度、濕度、溫度等,較常規氣象數據更為定制化。此外,監測裝置記錄的數據需要利用專業軟件和程序解析,中間處理過程更為復雜;從輸電通道分析,電網的輸電線路一般架設在人煙稀少與地形復雜的山區、戈壁灘等,而氣象部門更多的是面向公眾服務,部署的觀測站點主要集中在人口較為密集、活動頻繁的非輸電通道地區。輸電線路沿途安裝的微氣象、覆冰等監測裝置,在彌補輸電通道常規氣象數據缺失的同時,可以更密集、更集中的監測輸電線路周圍氣象條件。總的來說,電力行業的氣象數據量更大、時間間隔更加密集、格式更加復雜,需要更多的手段與方法去處理,數據質量參差不齊,需要從不同的時空維度去檢驗校正,集成融合的難度更大。
多源氣象數據集成雖然有一定的基礎,但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受局地氣候影響,數據集成具有一定的區域性,氣象數據集成系統無法接入新能源場站等電力氣象觀測數據。其次,氣象部門觀測數據和新能源場站等電力氣象數據來源多樣化、結構千差萬別,有待進一步開展多源數據融合技術的研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多源氣象數據集成方法及系統,有效提高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實現電力行業定制化數值模式的建立與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源氣象數據集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天氣氣象數據和電力氣象數據形成原始數據;
將所述原始數據格式統一為預設的標準格式;
將統一為預設標準格式的所有氣象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形成氣象監測數據集。
優選的,所述將原始數據格式統一為預設的標準格式后還包括:
將統一為預設標準格式的所有氣象數據存儲到多源氣象數據庫中;
所述將統一為預設標準格式的所有氣象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形成氣象監測數據集包括:
將統一存儲的所有氣象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形成氣象監測數據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37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