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線狀發光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3352.1 | 申請日: | 201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7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忠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L33/48 | 分類號: | H01L33/48;H01L33/58;H01L33/62;H01L25/07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樊建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狀 發光 裝置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線狀發光裝置。
背景技術
過去以來,為了能適用于便攜電話以及數字攝像機等的背光燈,提出搭載有多個發光元件的線狀光源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線狀光源裝置中,多個發光元件沿著細長的棱柱狀的布線基板的長邊方向空開給定的間隔配設并被管芯接合,并在各發光元件的兩側且與各發光元件交替的位置配設反射板,進而,該兩反射板的對置面傾斜,以使得隨著向各發光元件的出射方向推移而開口面積變大,由此能謀求整體的小型化以及薄型化,能得到高亮度且亮度不均勻少的線狀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特開2004-235139號公報
但在專利文獻1的線狀光源裝置中,對于對近年的背光燈的小型化、薄型化的要求而言,不能說足夠。另外,這樣的線狀光源裝置隨著成為薄型而制造變得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課題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容易制造薄型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和薄型的線狀發光裝置。
為此,本發明的1個實施方式是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準備透光性構件,該透光性構件在俯視觀察下有長邊方向和短邊方向,短邊方向的長度與線狀發光裝置的發光面的短邊方向的長度等同,在透光性構件上隔著透光性粘結劑在透光性構件的長邊方向并排搭載多個發光元件,形成將多個發光元件的側面和透光性粘結劑被覆的光反射性構件。
另外,本發明的1個實施方式是線狀發光裝置,具備:俯視觀察下有長邊方向和短邊方向的多個發光元件;俯視觀察下有長邊方向和短邊方向的透光性構件;將發光元件和透光性構件粘結的透光性粘結劑;和將發光元件的側面和透光性粘結劑被覆的光反射性構件,多個發光元件的長邊方向和透光性構件的長邊方向一致地并排配置,透光性粘結劑配置于相鄰的多個發光元件的側面之間。
發明的效果
由此能容易地制造薄型的線狀發光裝置。
附圖說明
圖1A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概略立體圖。
圖1B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概略立體圖。
圖2A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概略俯視圖。
圖2B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概略底視圖。
圖2C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概略截面圖。
圖3A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透光性構件的基材的概略俯視圖。
圖3B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透光性構件的概略俯視圖。
圖4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5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透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6A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6B是圖6A的B-B線的概略截面圖。
圖7A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7B是圖7A的C-C線的概略截面圖。
圖8A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8B是圖8A的D-D線的概略截面圖。
圖9A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9B是圖9A的E-E線的概略截面圖。
圖10A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10B是圖10A的E-E線的概略截面圖。
圖11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12是說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制造方法的1個工序的概略截面圖。
圖13A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發光元件的概略俯視圖。
圖13B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透光性構件的概略底視圖。
圖13C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透光性構件的概略截面圖。
圖14是利用了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狀發光裝置的照明裝置的概略截面圖。
標號的說明
1 透光性構件
1a 透光性構件的第1層
1b 透光性構件的第2層
11 透光性構件的基材
11a 透光性構件的基材的第1層
11b 透光性構件的基材的第2層
11c 透光性構件的基材的端材
2 發光元件
2a 第1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33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