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1269.0 | 申請日: | 201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2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羅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飛龍水處理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02;A61K35/64;A61K35/5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499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肝膽 濕熱 復發 口瘡 湯劑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特別是供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患者使用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祖國醫學認為: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于唇、頰、舌緣等。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其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療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嚴重者需全身治療。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效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中藥組合物,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以解決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
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毛葉天胡荽6~18g、苦蕎麥15~28g、黃疸樹9~18g、鳳凰衣3~10g、大泡通葉2張、玉米須25~100g、麥冬6~15g、三顆針5~35g、車前子9~18g、澤瀉6~15g、吳茱萸2~5g、紅芪9~35g、蟬脫3~8g、甘草3~15g。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毛葉天胡荽8~15g、苦蕎麥18~25g、黃疸樹10~15g、鳳凰衣5~9g、大泡通葉2張、玉米須28~90g、麥冬8~13g、三顆針10~32g、車前子10~16g、澤瀉8~13g、吳茱萸3~4.5g、紅芪10~32g、蟬脫4~7g、甘草5~13g。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毛葉天胡荽13g、苦蕎麥22g、黃疸樹13g、鳳凰衣8g、大泡通葉2張、玉米須80g、麥冬12g、三顆針28g、車前子14g、澤瀉12g、吳茱萸4g、紅芪28g、蟬脫6g、甘草12g。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除大泡通葉(在火上烤軟敷于患處)外,將上述其它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分別粉碎成粗粒狀包煎;
B、①將包好的原料中藥放入冷開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鍋內,注入過藥60mm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時,轉文火熬制35 min,濾取藥液;②藥渣中再次注入過藥55mm的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時,轉文火熬制30 min,濾取藥液;③將兩次藥液混合濃縮成50%的中藥液400ml(毫升)即可。
一種治療肝膽濕熱型復發性口瘡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中藥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劑,早晚分服,給藥量200ml(毫升)/次,趁溫服,同時用大泡通葉外敷于患處。7天為一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癥狀消失,病獲痊愈。已隨訪半年,未再復發。
本發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毛葉天胡荽,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用于治療紅白痢疾、黃疸、小便淋痛、瘡腫、鼻炎、耳痛、口瘡等癥;
苦蕎麥,性味:苦、平,具有理氣止痛、健脾利濕之功效,用于治療胃痛、消化不良、腰腿疼痛、跌打損傷;
黃疸樹,性味:苦、性寒,具有清濕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瀉痢、黃疸、膽囊炎、口瘡、咽喉腫痛、火眼目赤、濕熱淋濁、丹毒、瘡瘍腫毒、燙火傷等癥;
鳳凰衣,性味:味甘、淡、性平,具有養陰清肺、斂瘡、消翳、接骨之功效,用于治療外咳氣喘、咽痛失音、淋巴結核、潰瘍不斂、目生翳障、頭目眩暈、創傷骨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飛龍水處理技術研究所,未經成都市飛龍水處理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12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