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棒料去應力專用爐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892114.5 | 申請日: | 2017-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34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雪松;趙跟東;郭朝慶;崔冰;王學崗;劉廣宇;呂振慶;高國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原特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00 | 分類號: | C21D9/00;C21D1/3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科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 地址: | 459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棒料去 應力 專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熱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消除長棒料應力的棒料去應力專用爐。
背景技術
長棒料產(chǎn)品在精加工完成后,部分產(chǎn)品產(chǎn)生的應力釋放會造成棒料彎曲、扭變,而當前這類產(chǎn)品主要用于國內外管廠加工制作無縫管,其對長棒料產(chǎn)品的質量要求非常高。目前,為了去應力,工件需要經(jīng)過加熱后保持一段時間,然后緩慢降溫以釋放應力,去應力退火爐是去應力加工中不可或缺的設備,傳統(tǒng)去應力退火爐存在加熱效率低下、保溫效果不佳、爐內溫度不均勻等缺點,影響了去應力的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加熱效率高、保溫效果好、爐內溫度均勻、可分區(qū)加熱的棒料去應力專用爐。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棒料去應力專用爐,包括爐殼、爐襯、爐膛、爐蓋、爐蓋升降裝置、發(fā)熱元件及電氣柜,所述爐膛為封閉式,所述爐殼和所述爐蓋都由鋼板及型鋼焊接成鋼架結構,所述爐襯包括連接在所述爐蓋下端面的隔熱保溫層、連接在所述爐殼內壁四周的隔熱保溫層及設置在所述爐殼底部的支撐層,在所述爐殼底部的鋼架結構上沿爐體縱向設置有多列耐材支墩,所述部分耐材支墩上設置有承重鋼支墩,在所述承重鋼支墩上設有工件放置架,在兩兩所述耐材支墩之間的所述爐殼底部的支撐層上設置有多個加熱單元,每個所述加熱單元包括設置在底部的輕鋁質耐材、設置在兩邊的重鋁質耐材及在所述輕鋁質耐材上放置的所述發(fā)熱元件,在所述發(fā)熱元件上方設置有爐底板,在所述爐殼內壁四周的隔熱保溫層上連接有多組所述發(fā)熱元件,所述爐蓋采用側翻開啟結構通過多組鉸鏈設置在所述爐殼的上端一側,在所述爐蓋上均布有多臺循環(huán)風機,所述循環(huán)風機的扇葉密封在所述爐膛內,所述爐蓋升降裝置包括支架及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卷揚機,所述卷揚機通過鋼絲繩連接所述爐蓋且可控制所述爐蓋的開合,所述電氣柜包括進線電氣柜、系統(tǒng)柜及溫控柜,所述爐膛內設有溫度傳感器且連接所述電氣柜。
所述爐蓋下端面的隔熱保溫層采用硅酸鋁結合硅酸鋁纖維折疊模塊,所述爐殼內壁四周的隔熱保溫層采用鋁纖維毯結合高純纖維折疊模塊,所述爐殼底部的支撐層由下往上依次為鋼筋混凝土及輕質磚復合結構,所述耐材支墩最上層采用磷酸耐磨澆筑料。
所述爐蓋為拱形且為多段式結構。
在所述爐蓋上設有防脫裝置,所述防脫裝置在所述爐蓋開啟時可通過鐵鏈與所述爐蓋升降裝置連接。
所述爐膛內設有隔熱板將所述爐膛隔開,可對爐內進行分區(qū)加熱。
所述電氣柜具有可控硅調功率、溫度記錄、超溫報警功能。
所述爐底板為板狀結構,其由爐底板一、爐底板二及爐底板三拼接而成,所述爐底板一的后端彎折成向上的凹槽,前端及中間部分的下端面設有加強筋,所述爐底板二的前端彎折成向下的凸起,后端彎折成向上的凹槽,中間部分的下端面設有加強筋,所述爐底板三的前端彎折成向下的凸起,后端及中間部分的下端面設有加強筋,各凸起和凹槽相互匹配,各加強筋的尺寸相同。
所述工件放置架包括呈梯臺狀的底座及在所述底座上端兩側設置的向外側傾斜的凸起。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
在爐蓋下端面及爐殼內壁四周設置有隔熱保溫層,在爐殼底部設置支撐層,且都使用高性能保溫材料,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更好的保溫效果;在爐殼底部和內壁四周都設有加熱元件,加熱效率更高;在爐蓋上均布有多臺循環(huán)風機,循環(huán)風機的扇葉密封在爐膛內,可保證工作時爐內溫度均勻;通過多段式的爐蓋設計及爐內的隔熱板的作用下,可對爐內進行分區(qū)操作;在爐殼底部的加熱元件上方設有爐底板,可防止產(chǎn)品去應力時產(chǎn)生氧化皮、脫渣掉進加熱單元內;爐底板為三段式設計,裝配及取出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棒料去應力專用爐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棒料去應力專用爐的A-A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棒料去應力專用爐的的爐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1、爐殼,2、爐襯,3、爐膛,4、爐蓋,5、爐蓋升降裝置,6、發(fā)熱元件,7、電氣柜,8、耐材支墩,9、承重鋼支墩,10、工件放置架,11、加熱單元,12、爐底板,1201、爐底板一,1202、爐底板二,1203、爐底板三,13、循環(huán)風機,14、支架,15、卷揚機,16、隔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原特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原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921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