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85035.1 | 申請日: | 201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886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仁范;郭東赫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22/46 | 分類號: | B60R2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安全帶 預張緊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其布置在車輛的側門檻中,并且通過利用火藥爆炸力的氣體發生器的高壓氣體將柱塞推入管體而工作以拉動安全帶,在柱塞在管體之內通過纜繩連接至安全帶的狀態下,所述氣體發生器構造在支架的一側,所述預張緊器包括:內部焊接螺母和外部焊接螺母,所述內部焊接螺母和所述外部焊接螺母分別固定至側門檻的內部側表面和外部側表面,其中,通過在所述管體的兩個端部的外圓周形成螺紋,通過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穿過側門檻,所述兩個端部分別與所述內部焊接螺母和所述外部焊接螺母接合。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7年4月4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7-0043803號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這樣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其可以確保車廂內的空間,同時提高車身剛度。
背景技術
通常,當車輛碰撞時,安裝在車輛中的安全帶通過固定乘客的上身來防止乘客的二次碰撞并減輕沖擊。
也就是說,當車輛碰撞時,安全帶防止乘客彈出到車輛的外部,目前,將用于固定肩部的肩帶與用于固定腰部的腰帶相結合的三點式安全帶以最普通的形式被廣泛地使用。
當車輛碰撞時,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這樣的安全帶由于加速度而不能將乘客身體完全地固定到座椅上。
另外,安全帶與輔助乘員保護系統(SRS)互鎖以減輕施加到乘客的沖擊。
在這種情況下,當氣囊爆炸時,會發生相當大的沖擊,并產生300-400℃的高溫。
因此,當安全帶松弛地固定乘客時,存在乘客受到氣囊的傷害的問題。
為了防止這種問題,將預張緊器應用到安全帶。
當檢測到碰撞時,預張緊器瞬間拉動以與安全帶緊密接觸,從而通過安全帶牢固地固定乘客。
也就是說,當碰撞檢測器檢測到車輛碰撞時,其中裝入例如火藥的氣體發生裝置工作,因此借助氣體的膨脹力通過拉動從而瞬間地與安全帶緊密接觸,預張緊器保護乘客。
當車輛碰撞時,這種預張緊器對乘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研究和開發能夠增強使用價值的簡單結構。
公開于本發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明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各個方面旨在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其優點在于,當車輛碰撞時,即使沒有單獨的加強構件,通過設置固定安全帶的纜繩和在車輛寬度方向容納柱塞的管體,并通過安裝管體以穿過車輛的側門檻,也可以提高側門檻的剛度。
本發明的致力于進一步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其優點在于,當后座乘客上車時,通過將管體插入到側門檻,可以使腳鉤現象最小化。
本發明的各個方面旨在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預張緊器,其布置在車輛的側門檻中,并且通過利用火藥爆炸力的氣體發生器的高壓氣體將柱塞推入管體而工作以拉動安全帶,在柱塞在管體之內通過纜繩連接至安全帶的狀態下,所述氣體發生器構造在支架的一側,所述預張緊器包括:內部焊接螺母和外部焊接螺母,所述內部焊接螺母和所述外部焊接螺母分別固定至側門檻的內部側表面和外部側表面,其中,通過在所述管體的兩個端部的外圓周形成螺紋,通過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穿過側門檻,所述兩個端部分別與所述內部焊接螺母和所述外部焊接螺母接合。
在所述管體的內端部可以形成齒輪齒,所述預張緊器可以進一步包括接合齒輪,所述接合齒輪通過旋轉導向件可旋轉地設置在所述支架的一側以與所述齒輪齒接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850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閉鎖裝置
- 下一篇:設置于交通工具內的安全監測系統、安全監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