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883025.4 | 申請日: | 201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2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唐柳線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20;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1308 | 代理人: | 曹廣生 |
| 地址: | 530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咳嗽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
背景技術
咳嗽是呼吸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當呼吸道粘膜受到異物、炎癥、分泌物或過敏性因素等刺激時,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異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氣管病變擴散到鄰近的小支氣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劇烈的咳嗽可影響休息,還易消耗體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彈性組織的破壞,誘發(fā)肺氣腫。因此當發(fā)生咳嗽時必須抓緊時間治療。目前,治療咳嗽的藥物有許多種,西醫(yī)治療咳嗽盡管能夠治療所敘述的病癥,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它們的效果并不是特別的理想;中醫(yī)治療咳嗽,雖然也有一定的療效,但療效長,效果也不太理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咳嗽的中藥。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杏仁9-15份、半夏8-12份、萊菔子9-15份,麻黃20-35份、貝母9-15份、前胡8-13份、枇杷葉10-15份、甘草9-15份、白芥子6-15份、蘇子9-17份、桔梗12-18份、豬苓9-15份、郁金20-30份,魚腥草8-12份、膽南星5-8份。
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為:按組方稱取上述各中藥,然后用粉碎機粉碎過150目篩,混合均勻后泛水為丸,如綠豆大,即得。
杏仁: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主治外感咳嗽喘滿,腸燥便秘;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風熱感冒,濕病,熱淋尿閉,癰疽,腫毒,瘰疬,癭瘤,喉痹;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
萊菔子:消食導滯,降氣化痰。主治食積氣滯,脘腹脹滿,腹瀉,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氣逆喘滿;
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貝母:性微寒,歸肺經,可用于治療痰熱咳喘,咯痰黃稠之證;又兼甘味,故善潤肺止咳,治療肺有燥熱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證,及陰虛燥咳勞嗽等虛證;還有散結開郁之功,治療痰熱互結所致的胸悶心煩之證,及瘰疬痰核等病。
前胡:宣散風熱,下氣,消痰。能解熱、祛痰、治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及癤腫。
枇杷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
甘草: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白芥子:化痰逐飲;散結消腫。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肢體麻木;關節(jié)腫痛;濕痰流注;陰疽腫毒。治乳癰、乳癌、乳腺疼痛、結核、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蘇子: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閉。
豬苓:利水滲濕。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
郁金:行氣解郁,涼血破瘀。治胸腹脅肋諸痛,失心癲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黃疸。
魚腥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
膽南星:清火化痰,鎮(zhèn)驚定痼。治中風痰迷,驚風癲癇,痰火喘嗽,頭風眩暈。
本發(fā)明具有滋腎潤肺、祛風止咳、除痰散結、清熱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痰多氣喘,胸悶,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本發(fā)明的中藥專門用于治療咳嗽,將多種藥物適當配合,利用其相互間的協(xié)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療效,以適應復雜病情的治療要求,減少不良反應,療效顯著,安全可靠,服用簡單,對咳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杏仁9-15份、半夏8-12份、萊菔子9-15份,麻黃20-35份、貝母9-15份、前胡8-13份、枇杷葉10-15份、甘草9-15份、白芥子6-15份、蘇子9-17份、桔梗12-18份、豬苓9-15份、郁金20-30份,魚腥草8-12份、膽南星5-8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民族大學,未經廣西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830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