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82511.4 | 申請日: | 201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6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習正;汪勝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城市正陽包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0 | 分類號: | C08L77/00;C08L3/08;C08K13/04;C08K3/22;C08K5/3492;C08K3/34;C08K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基 淀粉 尼龍 共混耐 刺穿 復合 薄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商品對包裝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許多有棱角的商品如豬蹄、牛排、雞鵝,以及電子印刷線路板,通過抽真空包裝,在包裝的過程中普通的尼龍復合膜棱角處往往因尼龍層被拉伸造成破損,而影響了包裝的阻隔性能。因此商品的包裝除了要求包裝薄膜的阻氧,阻水蒸氣功能外,也要求許多有棱角的商品抽真空包裝后,包裝的棱角邊緣處包裝薄膜不破損。這就要求共擠出復合薄膜在具有阻氧,阻水蒸氣的功能外,還要具有很好的耐剌穿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組分:尼龍60-70份、羥丙基淀粉15-20份、剛玉細粉14-2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鹽9-13份、碳化硅6-12份、碳化硼12-25份、玻璃纖維23-29份、三氧化二鋁3-7份、鈦白粉1-3份、三氧化二銻0.5-2份、安息香乙醚1-2份、納米蒙脫土7-9份、鈦酸四丁酯1.2-1.4份、苧麻麻骨12-14份、明膠2-3份、硬脂酸鎂1-2份、碳酸鎂13-15份、甲酸丁酯1-1.5份、3-羥基苯甲酸4-6份、月桂醇硫酸鹽1-2份、植物皂角苷4-6份。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組分:尼龍60份、羥丙基淀粉15份、剛玉細粉14份、氰尿酸三聚氰胺鹽9份、碳化硅6份、碳化硼12份、玻璃纖維23份、三氧化二鋁3份、鈦白粉1份、三氧化二銻0.5份、安息香乙醚1份、納米蒙脫土7份、鈦酸四丁酯1.2份、苧麻麻骨12份、明膠2份、硬脂酸鎂1份、碳酸鎂13份、甲酸丁酯1份、3-羥基苯甲酸4份、月桂醇硫酸鹽1份、植物皂角苷4份。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組分:尼龍70份、羥丙基淀粉20份、剛玉細粉2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鹽13份、碳化硅12份、碳化硼25份、玻璃纖維29份、三氧化二鋁7份、鈦白粉3份、三氧化二銻2份、安息香乙醚2份、納米蒙脫土9份、鈦酸四丁酯1.4份、苧麻麻骨14份、明膠3份、硬脂酸鎂2份、碳酸鎂15份、甲酸丁酯1.5份、3-羥基苯甲酸6份、月桂醇硫酸鹽2份、植物皂角苷6份。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組分:尼龍65份、羥丙基淀粉18份、剛玉細粉16份、氰尿酸三聚氰胺鹽10份、碳化硅10份、碳化硼18份、玻璃纖維25份、三氧化二鋁5份、鈦白粉2份、三氧化二銻1份、安息香乙醚1份、納米蒙脫土8份、鈦酸四丁酯1.3份、苧麻麻骨13份、明膠2份、硬脂酸鎂1份、碳酸鎂14份、甲酸丁酯1份、3-羥基苯甲酸5份、月桂醇硫酸鹽1份、植物皂角苷5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方法所制備的尼龍復合薄膜具有很高的耐刺穿性能,在抽真空拉伸后棱角處無破損,從而仍可保有較高的阻氧、阻水、阻水蒸氣功能,為有棱角商品的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包裝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組分:尼龍60份、羥丙基淀粉15份、剛玉細粉14份、氰尿酸三聚氰胺鹽9份、碳化硅6份、碳化硼12份、玻璃纖維23份、三氧化二鋁3份、鈦白粉1份、三氧化二銻0.5份、安息香乙醚1份、納米蒙脫土7份、鈦酸四丁酯1.2份、苧麻麻骨12份、明膠2份、硬脂酸鎂1份、碳酸鎂13份、甲酸丁酯1份、3-羥基苯甲酸4份、月桂醇硫酸鹽1份、植物皂角苷4份。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與現有技術相同。
實施例2
一種羥丙基淀粉-尼龍共混耐刺穿性復合薄膜,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原料組分:尼龍70份、羥丙基淀粉20份、剛玉細粉2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鹽13份、碳化硅12份、碳化硼25份、玻璃纖維29份、三氧化二鋁7份、鈦白粉3份、三氧化二銻2份、安息香乙醚2份、納米蒙脫土9份、鈦酸四丁酯1.4份、苧麻麻骨14份、明膠3份、硬脂酸鎂2份、碳酸鎂15份、甲酸丁酯1.5份、3-羥基苯甲酸6份、月桂醇硫酸鹽2份、植物皂角苷6份。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與現有技術相同。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城市正陽包裝有限公司,未經桐城市正陽包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825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