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生物發酵秸稈制備中藥飲片輔料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81312.1 | 申請日: | 201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969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譚證書 | 申請(專利權)人: | 譚證書 |
| 主分類號: | A61K47/36 | 分類號: | A61K47/36;A61K9/00;A23L3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發酵 秸稈 制備 中藥飲片 輔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飲片輔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的是微生物發酵秸稈制備中藥飲片輔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農民對作物秸稈的利用有優久的歷史,只是由于從前農業生產水平低、產量低,秸稈數量少,秸稈除少量用于墊圈、喂養牲畜,部分用于堆漚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燒掉了,秸稈燃燒后所生成的氣體對大氣有極大地危害。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糧食產量大幅提高,秸稈數量也多,因而大氣環境也收到極大的影響。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也是一種粗飼料。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質素等。
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的天然資源,存在于大量的豐富的綠色植物中,是自然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具有價廉、可降解、對環境不產生污染等特點。并且在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方面有重要意義。
在現代食品工業中,以富含膳食纖維的秸稈經過系列加工制取相應的食物纖維產品,既可開發出直接口服的食療型纖維制品,又可用作食品添加劑,諸如作為品質改良劑及膳食纖維強化劑添加到酸奶等發酵食品、面包等焙烤食品之中。
根據《GBZ 21922-2008食品營養成分基本術語》的定義,膳食纖維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的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其聚合度DP≥3、不能被人體小腸消化吸收、對人體有健康意義的物質。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菊粉及其它一些膳食纖維單體成分等。
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攝取足夠的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纖維可以清潔消化壁和增強消化功能,纖維同時可稀釋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移除,保護脆弱的消化道和預防結腸癌。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現有技術中,通常的纖維素,由于其粘度較低,并不能有效應用在中藥飲片中作為輔料使用,要適用于中藥飲片中,則需要增加粘度,現有增加粘度的方式有多種,包括化學方法、電離輻射方法、微生物發酵方法等。
在使用生物技術手段來實現纖維改性的方案時,由于其對纖維改性后的食用安全性能更高,因而利用生物技術實現纖維改性的預處理手段也越來越被人們認同。作為生物技術的預處理手段,開始是將酶應用于制漿工藝的打漿過程,該方式是用于紙質等生活用品中,不能作為食用纖維的借鑒,且酶法預處理工業化的難題之一是纖維素酶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生物技術的預處理手段中酶法預處理工業化所用的纖維素酶價格昂貴的問題,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微生物發酵秸稈制備中藥飲片輔料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缺點,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微生物發酵秸稈制備中藥飲片輔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秸稈磨成粉狀顆粒,顆粒大小為0.2mm-0.005mm;
(2)將秸稈粉狀顆粒、脫脂奶粉、蔗糖、水按照重量比為10:1:1:20-25的比例加入到反應容器中混合均勻,滅菌后再在35-38℃恒溫條件下加入混合菌種發酵3-5d;
(3)發酵液過濾后再用流動水進行沖洗,然后干燥得到粉狀預處理顆粒;將粉狀預處理顆粒加入到具有乙烯基單體的氧化還原體系中,將乙烯基單體接枝到粉狀預處理顆粒上即得改性纖維素。
因本發明中的纖維素經過改性后的用途是作為中藥飲片的輔料使用,因而本發明中通過將秸稈顆粒磨成粒徑在0.2mm-0.005mm之間的粉狀,然后通過微生物發酵預處理和改性提高纖維素的粘度,有效適用于中藥飲片中輔料的要求,并且本發明還能有效改善纖維素本身粗糙的口感,使其能滿足味覺上的需求。本發明方法中整個反應過程中采用的物質和菌種代謝的產物均對人體無害,進而有效保證了成品的食用安全性。
由于本發明中的成品有效改善纖維素本身粗糙的口感,進而可以替代淀粉食材,如面粉、糯米粉、紅薯粉、土豆粉等,有效增加食品來源,減少秸稈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的同時,有效滿足三高人群和肥胖人群作為主材食用。
本發明采用的反應條件等都容易實現,進而有效節約成本,提高操作的可行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譚證書,未經譚證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813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