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北方寒區水稻井水灌溉增溫系統和灌溉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79114.1 | 申請日: | 201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46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隋文志;隋新;賀佳貝;懷寶東;徐飛;陳東升;閆風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5/00 | 分類號: | 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圓聿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41 | 代理人: | 曹少華 |
| 地址: | 150038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北方 水稻 井水 灌溉 增溫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具體為北方寒區水稻井水灌溉增溫系統和灌溉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北方為長日照高寒地區,生育期短、有效積溫低;春季升溫慢,夏季高溫期短,秋季降溫快,低溫冷害頻繁是制約水稻生長發育和穩產高產的首要因素;增溫、促早熟是北方寒區水稻栽培的永恒主題。
水稻是喜溫作物,研究表明,水稻植株的生理臨界溫度為16℃,環境溫度低于此溫度時,水稻植株停止生長;溫度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表現在兩個階段,一是春季水稻插秧期低溫的影響,水稻植株形態上表現為秧苗的返青慢、植株矮小和分蘗少,主要影響水稻的有效穗數;二是在水稻幼穗形成期至開花期之間,低溫最敏感的時期是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之后的幼小孢子階段,這一時期低溫,造成水稻植株結實率低、千粒重低,最終減產;另外,灌溉水溫度低,使水稻生育期延長,造成水稻貪青晚熟、水稻不結實,最終使水稻減產,品質下降。
我國黑龍江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大力發展水稻種植,現有水稻種植面積6000多萬畝,其中井水灌溉面積占一半左右,井水的排水口溫度為6~8℃,低于水稻生長所需的生理溫度;目前,井水灌溉區沒有采用有效的井水增溫技術,至使水稻有效分糵少、結實率低、水稻品質差、產量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北方寒區水稻井水灌溉增溫系統和方法,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為了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北方寒區水稻井水灌溉增溫系統,包括出水管、曬水池;
出水管一端連接在水泵上的管路上,另一端密封,出水管水平安裝,出水管上分布有多個孔;出水管安裝在散水板上,所述的散水板的出水處連接曬水池,曬水池與水稻田之間有灌水渠,所述的灌水渠上設增溫棚;
水稻田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的進水口和排水口分別連接進水渠和排水渠;
所述的進水渠與灌水渠連接。
進一步的,曬水池包括進口和出口,進口處設置有滾水壩,曬水池內還設有多個交錯的隔壩,使曬水池內水形成S形水流。
優選的,所述的排水渠通過循環渠連接貯水池。
該北方寒區水稻井水灌溉增溫系統的灌溉方法,通過曬水池和灌水渠提高井水的溫度,靠近曬水池的水稻田為近地,遠離曬水池的水稻田為遠地,夜晚用曬水池內水灌近地,白天用曬水池內水灌遠地。
水稻田排出的水收集用于回灌。
本發明采用“夜灌近地,晝灌遠地”,夜間灌近地溫差小,白天灌遠地增溫;截回排出水,作為灌溉用水,即可提高水溫,又能節約灌溉用水,減輕農業面源污染。
與現有技術比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對儲水裝置、輸水過程和灌溉方法的優化,在井水進入水稻田時,水溫從井口的8~10℃提高到16℃以上,滿足了水稻對水分和溫度的生理需求,能加速水稻生育期進程,提高有效分蘗率,確保在安全抽穗期內抽穗,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增產效果顯著,水稻平均增產7%以上,經濟效益值增加1500元/公頃,同時,減輕農業面源污染,維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是寒地水稻栽培奪高產的有效措施之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北方寒區水稻井水灌溉增溫系統,包括出水管1和曬水池3,出水管1一端連接在水泵上的管路上,另一端密封,出水管1水平安裝,出水管1上分布有多個孔;出水管1安裝在散水板2上,所述的散水板2的出水處連接曬水池3,曬水池3與水稻田之間有灌水渠4,所述的灌水渠4上設增溫棚;水稻田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10和排水口8,所述的進水口10和排水口8分別連接進水渠9和排水渠7;所述的進水渠9與灌水渠4連接。
曬水池3包括進口和出口,進口處設置有滾水壩13,曬水池3內還設有多個交錯的隔壩14,使曬水池3內水形成S形水流。
所述的排水渠7通過循環渠11連接貯水池12。
具體灌溉方法為,通過曬水池3和灌水渠4提高井水的溫度,靠近曬水池3的水稻田為近地5,遠離的曬水池3的水稻田為遠地6,夜晚用曬水池3內水灌近地5,白天用曬水池3內水灌遠地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未經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91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板支撐加固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雙波束定向輻射MIMO貼片天線及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