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人體微循環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76442.6 | 申請日: | 2017-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8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馮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靜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勁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89 | 代理人: | 楊金賢 |
| 地址: | 474671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人體 微循環 中藥 組合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采用多種中草藥成分,經腸道益生菌發酵制得的可改善人體微循環的中藥組合物,還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血液循環是人生命存在的原動力,人通過血液將氧氣和營養輸送到身體各部位,同時將各部位的廢物排出至體外,然后又接受新的氧氣和營養,再度由心臟送達身體各部位。血液從心臟流出,通過動脈血管運輸至全身各處,再由靜脈流回心臟,在這個過程中,微小的毛細血管處在這個循環的最末端。在微細血管中,完成氧氣和營養送達至細胞,并排出細胞中的二氧化碳,這些重要的毛細血管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因此,我們把發生在毛細血管中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傳遞稱為微循環。
微循環的主要功能是給組織供應氧氣和養料,帶走代謝產物,毛細血管的管壁特別薄,只有一張普通白紙的1%,所以在這里氧氣和養料可以透出來,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則會被組織細胞帶走,因此微循環的暢通是組織細胞進行正常活動的基本保證,是生命的源泉,如果微循環發生障礙,新陳代謝就不能正常進行,輕則造成機能功能退化,嚴重時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觀測到,人的毛細血管非常細,只有頭發絲的1/20,但這些進行著人體生命活動最重要的血管卻很長,將它連接起來有96000多公里,而且其中的血液流速非常慢,每秒只能流動0.4到1毫米,因此在這么長的血管中,人體如果不保健預防,微循環很容易發生嚴重障礙,產生淤滯。
人到中年以后,身體機能逐步退化,血液粘度增大,血流速度減慢,血液在毛細血管中就可能發生淤滯,甚至堵塞,使組織細胞無法正常代謝,細胞既無法得到充分的養分,又不能及時排出廢物,從而影響到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這時人很容易發生疾病。特別是人處于睡眠狀態,血液流速更慢,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在睡眠中發生意外,就是這個原因。微循環(毛細血管)的運動調節機制是由丹麥生理學家克羅格首先發現的,由于他在毛細血管作用方面的重大貢獻,榮獲1920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改善微循環,更是保護身體健康的必要前提。目前臨床用于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很多,但無論單靶點為治療基礎的西藥化學合成藥,比如2,5-二羥基苯磺酸鈣、肝素、尿激酶、阿司匹林、雙密達莫、胰激肽原酶腸溶片、低分子右旋糖酐、他汀類藥物,還是典型的中藥有地奧心血康、復方丹參滴丸等活血化瘀類中藥,雖然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但不能有效改善體質和增強免疫,無法從本質上促進和維護微循環系統通暢。可見研究一種新型有效的改善微循環的藥物,不僅是臨床的需要,對人類健康長壽也有很大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善人體微循環的中藥組合物,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均為藥食同源植物,無毒副作用,試驗表明,具有明顯的改善微循環的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善人體微循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經益生菌發酵制成:
香菇3~6份 山藥4~7份 何首烏8~12份 葛根9~13份
龍眼18~26份 薏米20~26份 人參1~6份 枸杞12~18份
靈芝8~13份 冬瓜28~36份 三七26~35份 藏紅花2~4份
肉蓯蓉0.5~2份 金線蓮0.9~3份。
優選地,改善人體微循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經益生菌發酵制成:
香菇4~5份 山藥5~6份 何首烏9~11份 葛根10~12份
龍眼20~24份 薏米22~24份 人參3~5份 枸杞14~16份
靈芝10~12份 冬瓜30~34份 三七28~32份 藏紅花2~4份
肉蓯蓉1~1.5份 金線蓮1~2份。
進一步優選地,改善人體微循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經益生菌發酵制成:
香菇5份 山藥5份 何首烏10份 葛根11份 龍眼22份
薏米23份 人參4份 枸杞15份 靈芝11份 冬瓜32份
三七30份 藏紅花3份 肉蓯蓉1份 金線蓮1.5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改善人體微循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重量份數組成稱取各原料:香菇、山藥、何首烏、葛根、龍眼、薏米、人參、枸杞、靈芝、冬瓜、三七、藏紅花、肉蓯蓉、金線蓮,之后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向所述原料混合物中加入水,攪拌均勻;
S2:進行高溫滅菌處理;
S3:步驟S2處理后的混合物中接入益生菌菌種,加水攪拌后,密封發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靜,未經馮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764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